第160章 居然要证千禧年大奖难题【二合一】 (第3/3页)
因年龄和所里课题等因素,他并未出席参加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尽管国际数学联盟向他发出了邀请。
但作为最近两年,国际数学界风头正盛的天才,对于徐铭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
只是在他的记忆中,对方主要研究数论,怎么看都和霍奇猜想沾不上边。
“对方似乎放弃了数论,转对代数几何产生兴趣,他这次正是提出对平展上同调体系完善增强,在复形层面上实现霍奇猜想的等价形式。”
江豪径直走到导师身旁,边大致讲述报告内容,边把笔记本放到旁边桌面上。
直接播放报告现场画面。
刚才埃文斯还没有太把这事放在心上,可在听进关于平展上同调的完善增强后,顿时眼睛一亮萌生出兴趣。
平展上同调作为数学皇帝格罗滕迪克的心血,对数学界他们这代人来说,不可能不知道此框架体系,同时也更清楚其中蕴含的缺陷和漏洞。
明白想要将其完善增强,是有多么困难。
否则这也不会成为数学皇帝的遗憾。
于是后边他果断停下自己手上的事情,集中注意力认真查看徐铭的报告内容。
当屏幕中徐铭开始讲解他提出的理论猜想时,埃文斯更是从旁边拿来笔和草稿纸,边听边快速推演尝试验证其具体的可行性。
不知不觉间,很快一个小时过去。
直到播放的画面结束许久,埃文斯这才放下笔,垂眼看向草稿纸上的过程。
脸上表情肉眼可见的激动。
“简直是天才的构想,他为霍奇猜想的研究,找到了新的有希望证明的方向。”
“令人兴奋的消息。”
距离他们克雷数学研究所,发布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给出巨额悬赏,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但却只有庞加莱猜想被解决。
特别是近两年大家感受到其中难度,不少高校或者数学研究机构,均放弃了对七大难题的研究课题。
按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只怕剩下的难题,再有五十年也无法被证明解决。
眼下霍奇猜想突然迎来这种转机,凭借新的研究方向势必会掀起一番热潮。
让数学家们重新恢复激情,投入到对千禧年大奖难题的研究之中。
思维快速运转下,埃文斯突然想到什么,猛地抬起头向自己的学生抛出一个新的问题。
“这个徐铭以前真没研究过代数几何吗?”
他很难想象,从事数论研究的年轻学者,会在霍奇猜想上有如此思维和构想。
江豪面对导师的询问,在脑海中仔细搜索,关于自己对徐铭情况的了解,约摸顿了两秒后才开口给出回答。
“从他发表的论文来看,确实没有涉及到代数几何相关的理论,对数论最大的贡献是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话讲到这里,他未作停顿又继续往下说。
“不过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传出的消息,德利涅教授对他非常看好。”
“除针对代数几何进行探讨交流外,徐铭临走前德利涅教授还赠送了自己导师的手稿。”
“原来是这样,那就不奇怪了。”埃文斯点点头。
他知道德利涅正是格罗滕迪克的学生。
弄清楚大致的情况,埃文斯随即便又吩咐起来,对这件事情颇为重视。
“以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名义,向徐铭公开表示感谢。”
“并正式邀请他进行霍奇猜想的证明。”
“好的导师。”江豪立刻应下。
但在他准备离开去对接完成这事时,脚步却下意识停顿下来,再次扭过头看向自己的导师忍不住询问一句。
“导师。”
“您认为徐铭真能证明霍奇猜想吗?”
“我不知道。”埃文斯摇摇头回答:“但他能让更多数学家投入到对霍奇猜想的研究中,这便足够了。”
像霍奇猜想这种公认的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纵使有着完整的证明步骤,再没有经过长达两三年的验证下,照样无法斩钉截铁说其被解决。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妄自下判断。
不过出现新的研究方向,能吸引其他数学家也加入到这番热潮之中,霍奇猜想自然有更大概率被解决。
所以眼下克雷数学研究所要做的,便是扩大这场学术报告的影响。
让整个数学界知晓。
“在我剩下不多的时间里,能再次看到有人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应该就不会留下什么遗憾了。”
江豪听完导师最后这句感慨,脸上表情若有所思。
接着便也不再过多逗留,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转身离开导师办公室。
——
徐铭和导师以及田纲等人回到燕大,顾不上休息便又着手忙碌起正事。
新学期开学在即。
他除了正式受聘成为燕大数院正教授,兼任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外,还要接收学校分配的房子,以及办理相关的必要手续。
这使得八月份剩下的几天时间,没法立刻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工作中。
至于根据自己提出的猜想理论,对平展上同调框架体系增强完善,只能暂时排在后面慢慢去研究。
另外随着数学学科提升到4级,信息和物理学科也要想办法获得经验值。
何况这也更能碰撞出灵感。
而就在徐铭顺利回到燕大的第二天,便收到了来自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利涅教授发来的新邮件。
对方在得知大会报告上的内容后,主动提出进行视频连线交流探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