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摘取数论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62章 摘取数论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 (第1/3页)

    韦启瑞担任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负责每年杰青基金的审批工作,经手过的项目规划不知道有多少,其中绝大部分都能在规定周期内完成。

    取得预期的科研目标。

    然而他还没听过,有谁会选择拿,数论经典问题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来当做自己的项目申请杰青基金。

    这不是玩闹嘛……

    换做他们学部任何一个人听到此情况,恐怕都不会选择同意。

    毕竟明知道是无底洞。

    别说在杰青基金资助周期内,只怕十年八年,都不可能在此猜想上取得进展。

    任何一个被国际数学界认可,有着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数学问题,想成功证明解决的概率都非常得低,否则也不会在数学界悬而未决这么多年,哪怕数学的发展是随着时间流逝不断进步的。

    丝毫不夸张讲,今天若换做其他人,早就被请出去。

    偏偏说这话的是燕大数院主任。

    关键还是给,自家那个数学天才学生申请。

    对其他人而言,哥德巴赫猜想太过遥远,然徐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已展现出,自身在数论领域的水平,是目前全球最有希望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存在。

    因此人家拿来申请杰青还真没毛病,想用这种理由拒绝显然行不通。

    而就在韦启瑞纠结思考时,张鲁平的话音,却并未完全落下。

    紧随其后又笑着补充道:

    “我说韦主任啊,这可是大好事。”

    给徐铭申请上杰青,等他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除对杰青是种宣传,更是对你们工作的肯定嘛,实在不行那只能走流程等明年再说了。”

    “不过到那个时候……”

    “我估摸着哥德巴赫猜想,应该已经被解决了。”

    讲最后一句的时候,人特意来到韦启瑞跟前,嘴角微微上扬故作遗憾的搭话。

    韦启瑞把话听进耳中,顿时心中一动。

    瞬间回过神来开口追问。

    “老张。”

    “你是说徐铭已经有,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把握?”

    他当然明白张鲁平话里的意思。

    如果今年杰青,真的出来一个,证明数论经典猜想的数学项目。

    那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以往远远没法比的。

    并且听张鲁平话语里的意思,似乎还对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胸有成竹,真这样的话面对肯定能结题的项目,确实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反正他是这么讲的。”张鲁平笑着说:“韦主任应该知道徐铭擅长数论,如果不是对自身有足够的自信,又岂会去挑战千禧年大奖难题。”

    尽管提起这件事,他想到先前的误会,心里面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面对韦启瑞,脸上表情则只有骄傲。

    话都已经讲到这个地步,韦启瑞哪里还会犹豫。

    当即轻咳两声后,神情认真表示。

    “老张你说的很对啊,像徐铭这种为国争光,带领国内数学界走向国际的数学天才,必须给予足够的荣誉才行。”

    “没错。”

    “咱们不能局限于死板的流程,特事特办嘛。”

    “这份申请我批了,过几天一同公示。”

    看到自己的目的达成,张鲁平松了口气,忙同面前的韦启瑞握了下手。

    “那就辛苦韦主任了。”

    说完便也不再过多耽搁时间,随即很是高兴的离开。

    主要让徐铭申请杰青,这件事是他提的,若最后没有搞成的话太煞风景。

    好在事情发现还算比较顺利。

    韦启瑞目送张鲁平的身影,直到从视野中消失,才重新拿起那份申请书,眼中闪过一抹炙热之色,对徐铭的杰青项目愈发期待起来。

    “国家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好事啊!”

    自顾自轻声低喃一句,接着把秘书喊进来,抓紧为徐铭补上相应的程序。

    ……

    徐铭坐在自己办公室。

    不到中午,便接到了导师的电话,被告知关于杰青的申请已经通过。

    虽多少有些意外,基金委员会那边的效率,但想到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界的影响力,便又很快释然不再多想。

    先前忙活那么长时间,不知耗费多少精力,才总算完成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

    如今自然要尽快着手尝试证明。

    “改造后的对称尺度函数设计,能巧妙捕捉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对称约束。”

    “证明了框架能自然衍生出奇异级数,表明其与经典理论深度兼容且更为强大。”

    “特别是在精心设计的对称尺度函数调制下,可以有效抵消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特有的奇偶性效应问题。”

    随着徐铭再次对新的,代数对称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最后复盘推导逻辑,很快便拿起黑色水笔,在铺在桌面的空白草稿纸上推演计算起来。

    当一个个数学符号公式,逐渐把草稿纸填满。

    桌面凌乱的同时。

    则是代表着,困扰数学界许久的数论经典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正在被画上句号。

    数论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摇摇欲坠。

    “利用 L(s, sym f)的凸性界和零密度估计,对Σλ_pΛ(p) p^{-s}的某种形式的均值定理,将误差项上界控制在0(n/(log n)^k)……”

    “k是一个足够大的数。”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整间办公室内,只剩下笔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