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摘取数论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 (第3/3页)
,徐铭暂时停止对数论进行研究。
如此既然要申报杰青项目。
那应该填写代数几何领域中平展上同调,或者直接霍奇猜想才对。
结果却是重新回归了擅长的数论。
虽说哥德巴赫猜想,在数论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影响力可无法和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相比。
以至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徐铭知难而退,被迫放弃了对霍奇猜想的研究。
在相关话题评论区,和不少交流群中,尽管很多网友对此做法表示理解,却也感觉到多少留有些遗憾。
“徐教授不是准备放弃数论了吗,怎么又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我觉得没啥毛病,数论皇冠上两颗明珠,都已经成功摘掉一颗了,剩下那颗孤零零的留着干嘛,刚好给哥德巴赫猜想画上圆满句号。”
“这还不简单嘛,肯定是霍奇猜想难度太高,徐神研究后觉得没把握。”
“太可惜了。”
“要是真能解决七大世界数学难题就好了,以后数学要学的内容都能多出几册。”
“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本来就是咱们领先,徐教授真能彻底证明的话是好事。”
“头一回见到,这么牛逼的杰青项目,估计也就徐神敢有这个底气。”
“徐教授擅长数论不假,但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还是有区别的,估计没有个两三年时间,基本上看不到突破性的进展。”
……
正值晚上的西海岸,陶哲轩内卧室仍亮着灯。
自从决定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他每天忙到很晚,甚至还喊上了两位,从事数论问题研究的好友,共同攻坚哥德巴赫猜想最后的1+1证明。
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回来,得知徐铭把方向放在了代数几何领域。
他整个人显得轻松不少。
因为有着孪生素数的前车之鉴,之前他时刻关注东方数学界的消息。
生怕哪天就突然出现,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的新闻。
如此团队所付出的所有心血都将白费。
同时正是碍于这点,反倒使他养成了习惯,几乎在睡觉之前都要关注下网上的新闻。
就在下一秒。
屏幕中突然显现出来的媒体报道,顿时引起他注意。
待看清上面内容后,眉头下意识紧皱。
眼中闪过疑惑之色。
“怎么会?”
“徐铭居然也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难道是认清了霍奇猜想的难度?”
他万万没想到,才刚过去几天时间,徐铭的研究方向就从代数几何变回了数论,关键还和他是同个方向。
不过他到底是菲尔兹奖得主,很快便镇定下来。
思维在脑海中快速运转。
“现在才开始着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在进度上肯定是落后我们的。”
“我们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概率更大。”
“但还是要加快推导速度才行。”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顿时便有了应对方案,下秒顾不上现在的时间,直接掏出手机打出电话。
待对面接听之后,他沉了沉嗓子,很是严肃的用英语讲出一句话。
“格林教授。”
“我想我们需要加快,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了。”
说完结束通话后,原本还浮现着的困意,顿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精神略显亢奋下,索性拿出自己手稿,继续对哥德巴赫猜想展开推导演算。
徐铭对于网上出现的各种声音,并没有过多关注以及进行回应,反正像数学这种无比严谨的学科,终究是要拿完整的证明过程论文说话的。
能否解决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到时候自有定论。
然他这两天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却倒是称得上非常顺利,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开始撰写论文。
摘取数论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
为此出席新生开学典礼时,他心情颇为畅快,很是熟络的同院里教授攀谈。
“你可真是时不时就给我们惊喜啊,要不是看到杰青项目公示信息,还不知道你已经把哥德巴赫猜想,都给彻底拿下来了。”同样受邀出席发表讲话的田纲,刚见到徐铭便忍不住开口埋怨了句。
就是脸上浮现出的灿烂笑容,暴露出他此刻心情。
明显欣喜的不行。
徐铭闻言则附和道:“我是想等有了结果,再把好消息告诉田院士您。”
“把哥德巴赫猜想当做杰青项目申请,放眼国内所有数学生也就你干的出来。”田纲又再次询问道:“目前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筛法工具已完成改造,正在推导证明步骤,以及最后的结论公式。”
徐铭这时倒也没有再卖关子,直接如实进行了回答。
“好。”
“看来用不了多久,你又要多出一篇顶刊论文。”
田纲情绪激动的往下说:
“等你成功证明数论问题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就算在代数几何领域没有任何成就,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照样能够获得菲尔兹奖。”
“除非国际数学联盟想丧失掉,这么多年才积累下来的数学权威。”
“整个数学界都不会答应。”
徐铭将田纲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虽没有开口,心里面却已然打定主意。
菲尔兹奖这项应属于他的荣誉不能少,对霍奇猜想的证明同样不会停止不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