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首飞确定,这天终于来了【二合一】 (第1/3页)
“经过这段时间各项试验,我们的战机相当于,以多种形式飞了无数次。”
“已达到首飞评估标准。”
12月6日,周一,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例会。
作为副研究员的宋振宇,在会议上,向总设计师杨威汇报相关数据,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整个人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兴奋激动起来。
有种迫不及待的喜色。
会议室内,周围其他人,同样欣喜溢于言表。
从连图纸都没有,到今天原型机即将首飞,其中不知道攻克了多少困难和瓶颈。
如今终于走到最后关头,怎么可能会不振奋。
丝毫不夸张的讲,很多人做梦都想看到,这架凝聚国内工业力量的新型隐身战斗机,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公开在国际上面亮相。
发挥出应有的威慑力。
这样才不辜负他们所付出的心血。
杨威此刻虽面色平静,拿着那些试验数据资料的手却微微颤抖。
时至今日。
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歼20,它的缩比模型,在风洞中经历了所有速度和高度的飞行。
它的静力试验机,在实验台上承受了,比真实飞行更严酷的载荷飞行。
航电和飞控系统优化后,在铁鸟台上完成了无数小时的高度仿真模拟飞行,以及无限接近于飞行的滑行试验。
只剩下最终的首飞。
而这是整个研发团队在经过,多年严谨科学以及系统性的地面验证后,必然要迎来的一次成功检验。
念头停留至此。
下秒只见杨威放下手中数据资料,缓缓抬起视线望向在座的研究人员,接着神情无比严肃郑重的作出决定。
“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老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总要牵出来溜溜,我相信咱们的战机不会让人失望。”
“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那就定在下周首飞。”
“把我们的决定告知空军方面,请马指挥过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另外对接飞行试验研究院,制定飞行大纲和评估歼20的所有飞行性能和数据。”
讲到这里,杨威并没有停顿的意思。
紧接着又话锋一转,脸上堆出灿烂的笑容,提起贡献极大的徐铭。
“还有。”
“不要忘记把咱们的大数学天才请过来,如果没有他解决隐身涂层设计,和优化最重要的航电飞控系统,歼20可没法这么快首飞。”
几乎是话音落下的瞬间,宋振宇立刻接过话茬。
“请杨总师放心,我亲自去一趟燕京,保证把徐教授给请过来。”
声音铿锵有力。
由于徐铭参与了此项目,大家对其也没少关注,特别是最近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
气氛欢快和谐之下,很快便听有人提起。
“咱们这位徐教授,现在放眼国际数学界,可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听说还要去研究七大世界数学难题呢,没少为咱们国家争光。”
“这样的天才,对咱们国家而言,是越多越好啊。”
“我看他的天赋还是在应用数学上,如果能来咱们研究所参与项目,国产飞机的迭代速度估计还能加快。”
“可惜人家是燕大的。”
……
杨威听完大家的话,虽没有参与讨论,心里面却也不由得活络起来。
对于徐铭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引起数学界地震,这件事他是知晓的,甚至私下里还打去了电话祝贺,但正如刚才那位研究员所讲,这种几乎全方位无死角的天才,若能来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无疑是件好事。
毕竟所内可不单单只有歼20的项目,还包括布局未来的无人机研发。
以及更先进的下一代六代机。
不过考虑到徐铭的身份并没有对外公布,这件事还需要多研究下。
但随着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正式确定首飞时间。
相应的保密级别自然会有所下降。
要知道直到现在,网上都没有任何,关于歼20的相关报道和信息。
无论网友还是海外媒体,都停留在总台节目中,张兆钟面对主持人提问所给出的回答。
即压根没有什么四代机,是假四代机,不过是一种三代机的改进型。
于是想到外界的议论,在会议的最后,杨威笑着主动提起这件事。
“听说阿美瑞肯的国家安全防御部门负责人,有来燕京进行访问的计划,他之前可是说咱们二十年内都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机。”
“我看可以主动曝光些歼20的信息,看看各界反应。”
伴随杨威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其他人,听完后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在国产隐身战斗机的事上,憋屈了那么久,终于到了这个时候是该给出回应。
于是大家纷纷同意出声附和。
“我认为可行。”
“算是在正式首飞前,先给外界一点开胃菜,届时刚好能扩大咱们新型隐身战斗机的影响力。”
“恐怕很多网友,都不敢相信。”
“去年对面停止了对F-22生产线的资金支持,还计划拆除掉此生产线,就是认为咱们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战斗机。”宋振宇想起这件事,跟在大家后面淡笑着补充上一句。
杨威闻言则沉声道:“这会成为他们重大的战略失误。”
接下来又把目光放在宋振宇身上,把主动曝光一些信息的任务交代下去。
“那这件事就交给小宋你吧,你们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