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拉人入伙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305章 拉人入伙 (第3/3页)

旧!”

    邓玘不由分说,拉着邓阳的手就往中军大帐里走。

    而邓阳也不拦着,只是示意亲兵提来两坛酒,跟上他的脚步。

    很快,两人便在大帐中推杯换盏起来。

    邓玘举起酒碗,情绪激动:

    “多谢兄弟了,这次雪中送炭的情义,老哥记在心里了!”

    “以后兄弟但凡有什么事,只要打个招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罢,他举起酒碗一饮而尽,甚至还激动地连干了三碗。

    邓阳也不阻拦,陪饮一碗后,他只是叹了口气:

    “唉,老哥,咱们自家兄弟,不说两家话。”

    “恕我直言,你这么着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啊。”

    “眼下朝廷是指望不上了,粮饷还得靠咱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否则下面弟兄离心离德,迟早要出大乱子。”

    邓玘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这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汉中这三部明军,就属他这个副总兵官最大,却也最憋屈、最窝囊。

    营中甚至有人跑去当了山大王,说出来简直令人耻笑。

    邓阳见状,继续趁热打铁道:

    “光靠兄弟我偶尔接济,终究是杯水车薪。”

    “老弟不才,有个路子,不知道老哥敢不敢做?”

    邓玘闻言,酒意醒了几分,凑上前问道:

    “哦?兄弟还有门路?”

    邓阳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

    “王府的生意虽然油水多,但咱们插不上手,最多蹭点边角料,收点过路费。”

    “不过嘛……咱们可以自己搞点私盐买卖!”

    “买卖私盐?!”

    邓玘惊得差点从座位上窜起来,脸色都变了,

    “这……这勾当罪名不小,再说了,咱们可是官军……”

    邓阳抬手打断他,不以为意地反问道:

    “官军怎么了?”

    “谁说官军就不能做点买卖,补贴军需了?!”

    “老哥你也是行伍之人,难道就没听说过九边的事情?”

    “宣府、大同的边将在走私粮食;甘肃、宁夏的边将在倒腾茶砖……”

    “不仅如此,一些胆子大的,甚至军械铁器都敢卖给蒙古诸部。”

    “他们连杀头的买卖都敢干,咱们不过是卖点盐巴赚些辛苦钱,最多也就是打打板子罢了,怕什么?”

    “我跟你说,四川的井盐便宜得很,就算运到汉中来,价钱也比官盐低得多,这其中的利润可是不小。”

    “而且,四川的粮价也比汉中低。”

    “咱们可以从秦岭里收些山货、皮子运过去,一来一回,能赚两笔!”

    听邓阳这么一分析,邓玘才慢慢坐下来,但脸上还是有些惊疑不定。

    没办法,邓玘也不是什么胆大妄为之辈,否则历史上他也不会因为部下兵变,被吓得慌不择路,坠墙而死。

    要是换个胆子大点的,早点头应承下来了。

    但邓阳却丝毫不急,因为他还握着杀手锏,这是一个邓玘几乎无法拒绝的条件。

    他端起酒碗,继续补充道:

    “老哥,你上次不是说,麾下弟兄们离家七载,思乡情切吗?”

    “咱们这走私的买卖,不仅能给军中牟利,解决粮饷问题,还能顺便让弟兄们回乡看看!”

    “哦?”

    邓玘眼睛猛地一亮。

    邓阳凑上去,低声道:

    “老哥你听我细细道来。”

    “押运货物总得派兵护送吧?每次派一队人,轮换着来。”

    “从广元到汉中,路途不近,来回一趟怎么也得个把月。”

    “时间一长,你营中的弟兄,不就都能轮着回乡探亲了吗?”

    “如此一举两得,既解决了粮饷问题,又能缓解弟兄们的思乡之苦,岂不美哉?!”

    听了这话,邓玘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邓阳的走私计划,简直完美地解决了他的所有难题!

    说实话,自从四川被贼兵攻陷后,邓玘营里的这些川军们早就坐不住了。

    谁都想回家看看,到底自己家里有没有遭到兵灾。

    尤其是和流寇作战多年,这些川军深知流寇的习性,生怕自己家里出了什么意外。

    钱财被抢走还好,就怕性命也保不住。

    邓玘对这个走私计划十分意动,这条路子看起来风险可控,而收益也颇丰。

    他思前想后,不断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对麾下部将的责任感占了上风。

    邓玘猛地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

    “干了!”

    “兄弟,你这路子好!老哥我跟你干了!”

    他举起酒碗,但随即又想到一个现实问题,面露难色:

    “只是……不知道咱们该怎么分工?”

    “不瞒兄弟说,老哥我如今是囊中羞涩,这去四川买盐也是要本钱的。”

    “我这营中的情况,兄弟你也看到了,实在是拿不出本钱来了。”

    邓阳还以为有什么难题,没想到只是这点小事。

    于是他大手一挥,豪爽地拍了拍胸膛:

    “小事一桩!本钱我先垫上!”

    “咱们兄弟合伙,老哥你只需要出些可靠的人手,负责护送押运就行了。”

    “咱们只需要用通商的名义走货,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邓玘闻言,感动得无以复加,觉得邓阳简直是他的再生父母。

    他又连连敬酒,连干了好几碗。

    不知道是酒意上涌,还是情绪激动,邓玘拉着邓阳的手,舌头都捋不直了:

    “好……兄弟!够义气!”

    说着,他一把将邓阳从椅子上拽了起来,

    “咱……咱俩今天就效仿桃园结义,烧黄纸、饮血酒结为兄弟!”

    “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邓玘不顾邓阳的推辞,执意命人准备香案、黄纸等物件。

    于是,就在这简陋的中军大帐内,两个姓邓的将领,对着临时书写的“关圣帝君”牌位,焚香叩拜。

    邓玘口中口中念念有词:

    “皇天在上,后土为证,我邓玘今日愿与邓阳结为兄弟。”

    “从此生死相托,福祸相依,患难相扶……”

    邓玘神情庄重,甚至眼角泛泪,仿佛找到了人生的一大知己。

    而看着邓玘醉意醺醺、却又无比认真的模样,邓阳心中真是哭笑不得。

    没想到,区区几百石粮食、一个画出来的大饼,竟然就这么轻易地将一位大明副总兵绑上了战车。

    邓阳之所以处心积虑的拉着邓玘做生意,就是要通过捆绑利益的方式,让邓玘在事实上与自己成为“共犯”,逐步脱离明廷体制的约束。

    其次,邓玘的部队尝到走私的甜头,逐渐习惯于这种“自谋生路”的模式,自然就会对朝廷的微薄粮饷逐渐轻视,甚至厌恶。

    这部明军的忠诚度必然会急剧下降。

    当邓玘部上上下下都依赖于这条走私通通道时,江瀚就等同于掌握了他们的经济命脉和人心向背。

    届时只需要振臂一呼,邓玘也只能捏着鼻子被策反。

    而最关键的一点,邓玘这部川军,说是回乡探亲,但到底有多少人愿意重新回来当兵呢?

    现在的四川和汉中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凡脑子正常的官兵,都知道屁股往哪边儿坐。

    届时,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趁机脱离军队,回家过日子,或者干脆就留在四川不再回来。

    邓玘的兵力,只会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地稀释、流失,最终彻底瓦解。

    这种温和的刀子,比利刃更加难防。

    而邓玘却丝毫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掏出腰刀,用力在手掌上勒了一道口子,让鲜血滴进了酒碗。

    他一本正经地将腰刀递给邓阳,而邓阳也不推辞,有样学样地滴了碗血酒,递给对面的邓玘。

    “老哥啊老哥,这可不是老弟在算计你。”

    “我这是拉你跳出火坑,同享荣华富贵啊!”

    就这样,心怀各异的两人共同举起酒碗,将血酒一饮而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