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代我给马场町的烈士送束花 (第3/3页)
我准备回到岛上了,过一段安定的生活。”三毛坦然地说道。
李敖握手道:“三毛,欢迎你回岛,咱们以后倒是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岛上代表团都知道李敖和三毛已经化干戈为玉帛,对于这一幕倒是不太奇怪。
他们在沪市待了两天,参观了一下复旦大学,又去看了看沪市的发展成就。
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传统文学的教授比较多,尤其是以前见过面的陈子展教授,将先秦文学讲的比燕大的教授还好。
在复旦大学,众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
齐邦媛甚至邀请陈子展有机会的话到他们大学做讲课交流:“陈先生,我们就需要像您这样的人。岛上也有您的学生,相信您过去讲课,一定是座无虚席。”
“齐教授,我老了,怕是看不到交流的那一天了。如果身体可以,我倒是真想去看一看,真想跟岛上的同胞说说话。”陈子展遗憾地说道。
“一定会有机会的。”齐邦媛肯定地说道。
陈子展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到明年就已经九十岁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
陈子展望向刘一民:“一民,我就比朱先生小一岁,朱先生去年去世,当我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悲伤的无法站立,不知道朱先生的夫人奚今吾女士可好?”
“挺好,齐邦媛女士是朱教授的学生,在燕京的时候专门去见了。”
齐邦媛说道:“师母想念先生,不过精神状态还不错。”
“那就好,那就好,有时间了我到燕京去看看。”
在沪市的晚上,刘一民还跟之前在文研所学习的几位老师见了见面,勉励他们在复旦好好工作。
他们从文研所培训回来之后,得到了复旦中文系的肯定,目前在教学和文学研究上都是系里的当红青年教师。
《收获》的李晓林前来找到岛上代表团约稿,希望他们将在大陆的感受写成散文,到时候由《收获》发表出去。
见李敖等人同意,李晓林又将目光放到刘一民身上:“一民,可是好久没有投稿了,我听说你有一篇不错的稿子?”
“哈哈哈,是有这么一篇,但是晓林师姐,不能给你,我准备给《人民文艺》,我还给你们留了一篇,等写好之后送过来!”刘一民神秘地说道。
李晓林来了兴趣:“什么稿子?比《上帝的签证》还要好?”
“师姐,我还没写出来,怎么能说好不好呢?但是选材肯定没问题。”刘一民说道。
李晓林沉吟了一会儿:“那我就等你下一篇稿子,写好了赶紧给我们寄过来。”
众人好奇,但是都没有问。齐邦媛说道:“《上帝的签证》到时候发表在岛上,一定能再次引起热议。一民,其实你的书都应该在岛上发表。”
“我倒是想,但是出版社告诉我有一些需要删改,我不愿意删。”刘一民说道。
齐邦媛说道:“其实删一些也没什么不好的,整体的内容保留下来,对于岛上的读者也是一次教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