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6章 炮轰先锋文学(求月票)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596章 炮轰先锋文学(求月票) (第3/3页)

定能留出演讲的时间。代表团一行人冲学生挥手告别,刘一民一连签了好几本书。

    可惜人数太多,要真是挨个签名肯定签不过来。

    回到酒店,刘一民看李士非情绪不高,出言宽慰道:“老李,允许大家有不同意见嘛,让人家来交流,就应该做好被批评的准备。”

    岛上作家代表团在燕京和沪市深受教育,到了广州算是真找到了“交流”的感觉。

    李士非抬起头望向刘一民,迷茫地问道:“难道先锋文学真的是一无是处?”

    “老李,我不是说了嘛,不能一杆子打死,也不能大唱赞歌!《花城》是先锋文学的主阵地,应该引导先锋文学作家提高质量才对。”

    李士非点头说道:“一民同志,我明白了。我们编辑部是时候再次召开编委会了,有什么需要请教的,我可就不客气了。”

    “尽管来信。”

    刘一民让李士非去安慰一下两个年轻人,别再把他们给打垮了。

    上午开完交流会,晚上《羊城晚报》就刊登了一篇名为《岛上作家代表团炮轰先锋文学》的文章。

    两千多字的报道将整场会议完整的呈现了出来,并称这是大陆先锋文学自从1985年繁荣以来遭受到最严厉的批评。

    先锋文学自从被正式提出来之后,大部分文艺理论家都是大肆赞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公开场合表达的批评。

    如今却被岛上作家批评了,这条新闻传出去,估计会引起大量文艺理论家的关注。

    有了岛上作家的带头,接下来文艺理论界会迅速分成两派,一派为先锋派,一派则可能被冠以保守派的名头。

    刘一民将《羊城晚报》放下没有继续关注,留给先锋文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到八十年代末将会迅速沉寂下去。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5月14日,他们终于抵达了鹏城。

    “现在的鹏城就是两个工地,一个是完工后投入使用的工地,另一个是正在建造的工地!”鹏城文化部门负责人指着大街上的口号说道。

    李敖抬起手遮挡刺眼的日光,将口号念了出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有意思,有意思!听说你们这里几天就能盖好一栋楼?”

    “几天有点吹嘘,三天一层楼,四百多天一栋五十八层的商业大厦竣工!”

    齐邦媛等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文化部门负责人说道:“我一会儿带着大家去国际大厦逛一逛,现在那里都是企业。现在的鹏城是造梦的地方,别说你们不相信,我也不相信啊!

    我们有个笑话,晚上回到家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走出家门,发现路都变了。”

    他们坐在大巴车上,望着街道上奔驰而过的汽车和摩托车,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却又信心十足。

    汪曾祺说道:“发展经济是可以,但是资本主义一些不良习气还是不能带进来。西方的歌舞厅、酒吧,这些东西都是糟粕。”

    “那是当然。”

    不过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心虚。

    一路上他们见到了修好的大楼,也看到了正在施工的大楼。鹏城的火热建设场面,正深深地印在了岛上代表团的脑海里。

    不过齐邦媛还是有疑问,建了那么多的楼,有没有企业过来。

    “现在过来的企业多不胜数,厂房都建设不过来。人家凭什么来?厂房建不好,人家肯定不来。我们有政策优势,又有工人,成本低,只要外商来过一次,都愿意在我们这儿投资。”

    接待的队伍里有财务部门的人,他们拿出了准确的经济数据,“三来一补”的产业规模增长近七成。

    “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统称。

    白先勇说道:“真是不可思议!”

    “现在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相信未来的鹏城会成为科技之城。”刘一民望着远处的国际大厦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