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上帝的签证》发表 (第1/3页)
回到燕京的第三天,刘一民先去文化部里见了一下夏言和王濛。
夏言和王濛已经对南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夏言让人给刘一民沏茶:“一民,赶紧坐,也不在家多休息几天,这阵子实在是辛苦你了。”
刘一民暗自吐槽,好赖话都让你们给说了。自己要是休息久了再来,肯定又换了另一副说辞。
王濛似乎看出了刘一民心中所想:“一民同志,我们呀是既想早点听到消息,又想让你多休息休息。就像你在中山大学的发言,即使自己对先锋文学的看法不一样,在讲话时又充满了对年轻人的爱护。”
“王濛说的对,一民啊,我们知道你辛苦,我们知道你喜欢喝红茶,这是专门给你买的红茶。”夏言乐呵呵地说道。
“多谢两位领导关怀,我不累,比我累的人多了。”
秘书将茶放在刘一民面前,刘一民通过味道闻出这是用正山小种泡的红茶。
夏言说道:“我听说齐邦媛在走的时候,态度已经明显有所转变,是真的假的?”
“是真的,从南到北的参观,展现了大陆经济活力和发展的前景,对于他们内心自然是有所触动。岛上经济现状是比我们好,但是终究只是一个岛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文化、灵魂的归属感是在大陆。
他们这群从大陆走到岛上的人,无论是作家还是士兵、平民,终身都不可能摆脱大陆对他们的影响。”刘一民说道。
“是啊,谁都无法真正的忘记大陆。那说明,咱们这次文化交流活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统战部门的同志和宣传部门的同志都在关注着这次会议,我们部里要立即写一份总结报告递上去。”王濛看向刘一民,眼神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总结报告我来写,我尽量在这两天完成。”刘一民说道。
王濛笑道:“一民,那就辛苦你了。由文研所主办,总结自然由文研所来写。到时候交到沈老这里,沈老批复之后,再由部里往上递。”
夏言和王濛又仔细听了听从沪市到鹏城的经过,听汪曾祺等人讲跟刘一民讲自然有多不同。
刘一民将齐邦媛和白先勇等人的心路历程分析了一遍,同时也不让大家太过于乐观,毕竟人的思想会随时发生变化。
“潜移默化,咱们要做的就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陈映真先生要建立统一联盟这件事,也是一个大事。只可惜,咱们出不了什么力。”夏言没想到陈映真这么有魄力,要是早知道这么有魄力,当初在燕京就应该跟他好好聊一聊。
“这个联盟对于咱们来说肯定是有好处,出不了实际力量,咱们只要支持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分底气。”刘一民品尝了一口夏言买的正山小种,觉得这茶叶真不错。
“好喝啊,一会儿走了你拿去。”夏言大方地说道。
“真的?”
“那还能有假,这是专门给你买的。”夏言转身冲秘书说道:“将剩下的装好放一民的包里。”
夏言问刘一民还有没有要汇报的,刘一民提起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的想法:“我认为咱们以后可以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甚至以后可以发展成国际华人文学交流活动。
这对于我们大陆在华人文学中的地位大有裨益,咱们举办交流会可比《联合早报》这类报纸举办的正宗多了。”
“你觉得多长时间一届比较合适?”夏言问道。
“两年一届?”刘一民说道。
王濛和夏言通过眼神对视交流了一下意见,王濛让刘一民将这件事情写到总结报告里,到时候给上级部门做参考。
“将这项活动制度化是好事儿,但后面许多问题得商量。如经费、人员等等,咱们这一届刚刚举办完,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这件事情。”夏言内心已经赞同刘一民的建议,不过他没有明确表态。
话题又转向他们在中山大学的交流活动,对于纯文学杂志进行商业化探索,部里也采取了赞同态度,并通过《文艺报》等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