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3章 1987语文教材审定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603章 1987语文教材审定 (第3/3页)



    刘一民翻越了小学五年级的教材,人教版的教材跟各地方出版社的教材比起来相对较简单,苏教版对于词汇量的要求更多。

    此时的教材除了文章选用有点超纲或过于简单之外,基本上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刘一民询问金陵中学的教师代表:“你们苏省教材偏难,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吗?”

    “刘教授,现在新修订的教材难度还行。我们苏省相对比较富裕,教学水平比内地的省份高,教材适合我们省的学生使用。”

    “从南宋之后,江南的学子的成绩就比北方高出不少。我看人教版的教材比较中庸,适合绝大多数的省份使用。”另一名委员说道。

    “语文这点难度拉不开多少,主要考试还是常考词汇,这些偏难的字等他们上了初一,不懂的学生也该懂了,倒不是太超纲。”

    见大家都这样说,刘一民低头开始写自己的意见:“文章选用符合教纲思想,不同文章比例合格,生字范围稍微超纲,不影响使用。”

    大家的审核速度很快,第一天结束就将教材审核完成了三分之一,只有一家出版社的教材被打了回去,其中一篇古诗文太超纲,要求对方替换。

    晚上走出教育部,袁微子拉着刘一民的手说道:“一民同志,你觉得我们人教社将你写两岸的那篇文章改的如何?”

    袁微子指的是在新加坡时写的那篇报道《上岛老兵何日可见爹娘?儿盼娘,娘盼儿,坟茔天各一方!》,教材上改名为《故乡的依恋》,这篇文章放在了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上。

    “上次编辑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已经讲过,改的没问题。”刘一民笑道。

    袁微子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一民啊,你有时间也可以把《上帝的签证》这篇浓缩一下,写成一篇小文章,到时候也可以放在教材上。”

    “好,我有时间改一改。”

    袁微子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明天见,审核就忙这几天,以后有时间去人教社编辑部坐坐。”

    教材审核总共花了三天时间,审核过的教材由教材审核委员会通知所属出版社可以印刷,并在教材上表明“教育部审定1987”字样。

    人艺,曹禹办公室。

    “万老师。”刘一民轻轻敲响曹禹办公室的门。

    “一民啊,坐,你这个剧本我看了一阵子,导演也看了,有几点想跟你聊聊。”曹禹笑着让刘一民坐下。

    “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吗?”

    “有,但是不多。导演们只是希望多加点环境描写,通过环境衬托局势的紧张。”曹禹总结了一下导演们的意见。

    刘一民靠在沙发上说道:“可以,这些导演们在拍戏的时候自己加上就行。”

    “另外我觉得可以加上何凤山回国参加抗战的片段,结尾庆祝一下抗日战争的胜利。毕竟这是国内剧,给咱们自己观众看,通过结尾可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如果全都是国外的片段,观众看完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跟所谓的开放式结尾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这个结尾,但是没写出来,总觉得少点什么。”

    刘一民听从了曹禹的意见,并将自己采访的何凤山的资料送给了人艺,让他们拿着作为参考。

    曹禹说完之后,将夏淳和朱霖叫了进来,正式将剧本交给他们两个:“你们两个好好排,不要辜负了院里的期望。”

    “谢谢家宝公(万老师)。”夏淳和朱霖齐声说道。

    “不用客气,你们两个好好排,到时候要见效果。”

    夏淳和朱霖正想要走,刘一民将资料递给了他们:“两位大导演,这是我在美国的采访资料,应该对你们有用。”

    “一民啊,你就别开玩笑了,你还是叫我夏导,谢谢你的资料。”

    朱霖白了刘一民一眼,转身跟夏淳一块走出了办公室。

    《上帝的签证》在国内即将出版,李敖也将自己写的《序》寄了过来。

    李敖在《序》上面先是盛赞了何凤山救人的举动,接着又骂了德国纳粹和日本的无耻。

    最后论述了一下个人和时代的关系,认为从鸦片战争之后,国内英雄层出不穷,国人并没有丧失斗争到底的血气,但是为什么总是难以取胜?

    他将原因归咎于国家和民族时代性的落后,体制落后,上下腐败,光靠个人英雄无法取胜。要想民族获得成功,必须靠整体的步伐才行。

    刘一民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寄给了出版社,岛上出版的速度比大陆快,这篇文章刚在《人间杂志》发表,出版社一边跟刘一民谈判,一边准备出版事宜。

    合同谈妥之后,对方就等着李敖的这篇《序》了,正文内容已经印的差不多了。等《序》一到,基本上就相当于只剩最后的胶装或线装环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