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外媒:我们把刘想的太好了 (第3/3页)
两年的,也没人想起我这个老头子。”张广年无奈的说道。
“老张同志,作协很多工作还需要你指导,你可不是闲人。再说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作协那点麻烦事儿,让别人头疼也行。”
隔天早上,刘一民就开车回到了燕京。他将名单交给闫真,让闫真尽快寄出培训通知。受训老师的论文基本上都已经写好,刘一民担任其中五人的指导老师。
论文写的中规中矩,刘一民审阅起来倒不费什么劲。
“刘老师,北戴河怎么样啊?”有学员忍不住问道。
“怎么?想去北戴河。”刘一民反问道。
几名学员嘿嘿一笑,北戴河的名字对他们来说都不陌生,可谁都没去过。
刘一民将论文收起,考虑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上一届临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家里组织了一次聚餐,今年就不在我家里举办了,所里请大家去北戴河游玩三天。”
“真的啊,刘老师?”
“如假包换,《诗刊》都能组织人去北戴河玩,咱们也可以。闫真,这两天你准备一下,联系好车辆和住宿,安全第一。”刘一民再三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两天接到消息,晋省作协举办活动,拉着一车作家、编辑和评论家前往五台山,回来途中遭遇车祸。
这里面有刘一民的老熟人,蒋子龙、还有史铁生,有人受伤,但是没人死亡。
蒋子龙给刘一民的信里写道,进入五台山后,不少作家举止失仪,亵渎佛教,许多人猜测正是因此才遭到惩罚。
刘一民安慰他好好养伤,不要想太多。对于那些举止失仪的作家,刘一民忍不住吐槽了几句,文人开口闭口谈文化,但真正见了文化,反倒不尊重了。
“刘老师,我们一定注意。”闫真笑道,他也没去过北戴河。
刘一民拿着交上来的论文离开了文研所去和朱霖、朱母汇合,明天是周末,她们可以到北戴河休息休息。
“刘老师,这是万老师让我交给你的资料。”朱霖将一个文件夹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也没在意,将文件夹放在副驾驶,就跟朱霖一前一后,两辆车朝北戴河驶去。
刘雨和刘林看到朱霖,高兴地围着朱霖大喊大叫。
“妈妈,爸爸教我们游泳了,你会游泳吗?”刘林兴奋地问道。
“我?你爸爸游泳都是我教的。”朱霖笑着望向刘一民。
刘雨用稚嫩的语气问道:“什么时候?”
“好多年前了。走,别问了,回去吃饭。”
朱霖约定明天带刘雨和刘林去游泳,朱母感受着海边的凉爽,忍不住感叹当老师真舒服有假期。
吃完饭,刘一民将文件袋打开,里面是几份外国报纸。
何凤山抵达奥地利之后,又前往德国等欧洲国家演讲,造成的影响力极大。
各大国家的报纸都在追踪报道,大多的评价都很正面。
这摞报纸里面,其中一份单独放的报纸引起刘一民的注意。
这是英国右翼报纸——《电信报》,它写了篇标题为《中国正将英雄事件转变为世界叙事》的文章。
文章里称中国将本国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世界结合起来,通过在全世界产生影响的方式推动中国英雄转变为世界英雄,在全世界传播起影响力。
【中国似乎明白,扩大全球影响力除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外,文化也是重要一环。
或许是无意中为之,但我们已经看到,她确实在这样做。《忠犬八公》《南侨机工》《上帝的签证》都是在推动中国故事转变为全球有影响力的话语叙事体系
从这几次有影响力的事件不难看出,中国作家一民.刘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们把刘想的太好了,认为他是一名纯粹的作家,实际上他是一名宣传家!】
《电信报》,有意思。刘一民嘴角忍不住掠过一丝弧度,《电信报》名气不大,看的蛮清楚的。
不过刘一民认为,《电信报》的出发点并不是说他看的多懂,而是他更想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独树一帜,哗众取宠,争取销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