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行走的钱袋子 (第四更,求首订!)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50章 行走的钱袋子 (第四更,求首订!) (第3/3页)

‘钱袋子’。

    不过,我们的根基在实业,在陈记的瓶装化,在加盟网络的铺开。

    电影投资,只是我落下的其中一颗棋子,是为了更长远的品牌布局,不是为了当散财童子。

    这些找上门的项目,九成九都不靠谱。”

    “那万一真有好的呢?”高振海忍不住问。

    陈秉文嘴角微扬:“真有好的,自然会用实力说话,而不是靠嘴皮子忽悠。

    记住,主动送上门的,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我们需要的是像《醉拳》那样,有清晰定位、有核心卖点、并且符合我们品牌调性的项目。

    其他的.暂时不予考虑。”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

    港岛电影市场潜力巨大,观众基础深厚。

    未来,等陈记根基更稳,现金流更充沛,或许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影视投资部门,系统性地筛选项目,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寻找真正能与我们品牌战略协同的优质内容进行投资。

    那才是长久的生意。”

    高振海听得似懂非懂,但看到陈秉文笃定的神情,用力点了点头:“明白了,文哥!我会把好关,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打扰你!”

    陈秉文笑了笑,目光重新落回凌佩仪的报告上。

    然而,陈秉文并不知道,在这些噪音之中,一个影视界真正有分量的大佬,正将目光投向了他这个横空出世的“糖水大王”。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顶层办公室里。

    一份关于日本市场拓展受阻的简报,正摆在邵逸夫的案头。

    “六叔,”方逸华将一杯热茶轻轻放在桌上,“东宝那边对我们的《独臂刀》还是兴趣不大,他们更倾向于本土制作或者好莱坞大片。

    松竹倒是愿意谈,但开价压得很低,分成比例也很苛刻。”

    邵逸夫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日本市场这块硬骨头,比他预想的更难啃。

    邵氏投入了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

    他需要突破口,需要能打动日本观众的作品,更需要打通发行渠道的关节。

    “日本市场.是我们未来十年的重中之重。”邵逸夫的声音低沉,“不能放弃。

    继续接触其他发行商,条件可以再灵活一点。”

    “是,六叔。”方逸华应道,她深知邵逸夫对日本市场的执着。

    就在这时,她的助理轻轻敲门进来,递上一份刚送来的《东方日报》娱乐版,并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方逸华扫了一眼头条,“糖水大王跨界!陈记豪掷二十万投资吴思远新片《醉拳》”,以及副标题中那句“独揽日、东南亚版权”。

    她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助理退下后,方逸华将报纸递给邵逸夫:“六叔,您看这个。

    有人投资了吴思远的新片,条件很奇怪。”

    邵逸夫接过报纸,目光扫过标题和内容,尤其是在“放弃港台分成,独揽日、东南亚版权”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等他把新闻内容看完,随手将报纸仍在桌上。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方逸华知道,他此时正在思考。

    “放弃港台基本盘,去赌日本和东南亚?”邵逸夫疑惑道,“要么是钱多烧得慌,要么就是另有所图。

    日本市场现在连我们都举步维艰,这个叫陈秉文的凭什么这么有信心?

    还是说.他背后有人指点,想在日本市场插一脚?”

    方逸华心中一动:“六叔,您的意思是他可能是某些势力的白手套?

    或者,他自己想涉足发行,先从我们还没完全掌控的日本市场入手?”

    “都有可能。”邵逸夫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日本市场是我们邵氏未来十年的粮仓,不容有失。

    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陈秉文,行为反常,动机不明。逸华,你找人调查一下。

    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明白,六叔。”方逸华点头应下。

    邵氏在日本市场的开拓正处在关键而艰难的时期,任何潜在的搅局者,都值得警惕,哪怕对方现在看起来还像只小虾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