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小岗模式(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4章 小岗模式(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1/3页)

    十五万瓶!一次性发货!下月初!

    这几个词像重锤敲在陈秉文心头。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默默盘算。

    目前日产三万二千瓶,十五万瓶意味着需要全厂开足马力近五天!

    这还没算本地加盟店、惠康超市以及自营点的日常供应需求!

    而且,林文雄肯定不仅仅只有这一笔订单。

    “林老板雄心可嘉。”

    陈秉文缓缓开口,语气沉稳,“方案很专业,对新加坡市场的分析也很到位。

    一次性铺货形成冲击力的策略,我原则上认同。”

    林文雄脸上绽开笑容,仿佛已经看到陈记糖水在新加坡上市后被抢购一空的盛况。

    然而,陈秉文话锋一转,将方案轻轻放回桌面:“不过,林老板,一次性发货十五万瓶,对我们目前的产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抬起头,直视林文雄的眼睛,直言道:“陈记瓶装糖水在港岛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需求旺盛。

    我们现有的生产线,日产稳定在三万二千瓶左右,这已经是极限。

    这十五万瓶,需要集中我们未来五天的全部产能!

    这意味着,在这五天里,我们将无法向港岛的任何渠道供应瓶装糖水。”

    林文雄的笑容微微一僵,下意识地道:“陈老板,五天时间.应该影响不大吧?

    港岛市场根基稳固,短暂断供,消费者应该能理解”

    “理解?”陈秉文微微摇头,“林老板,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五天时间,足以让消费者转向其他选择,足以让竞争对手趁虚而入,蚕食我们辛苦打下的市场份额!

    更足以让那些刚刚加盟、满怀期待的店主们心生疑虑,动摇他们对陈记品牌的信心!”

    说完,他在心底冷笑一声。

    商场如战场,哪有什么理解可言?

    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争夺和稍纵即逝的机遇窗口!

    林文雄想一口吃成胖子,用十五万瓶糖水砸开新加坡市场,这野心他欣赏,但这风险,陈记担不起!

    想到这,陈秉文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我们刚刚开放加盟,首批十家店还在关键期,瓶装糖水是他们吸引客流、提升业绩的核心武器。

    这个时候断供,无异于釜底抽薪!林老板,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十五万瓶订单,如同一块裹着蜜糖的毒药。

    新加坡市场可以辐射马来西亚、印尼,广阔天地潜力无限,这是陈记跳出港岛、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巨大的机遇!

    但一次性吞下这块蛋糕的代价,是抽空港岛市场的血液!

    林文雄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陈秉文看着他的窘态,语气缓和了一些:“林老板,开拓新加坡市场,是陈记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非常重视。

    但前提是,不能以牺牲港岛根基为代价。

    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绝非长久之计。”

    “所以,关于首批订单的发货方式,我们需要重新商议。

    一次性发货十五万瓶,风险太大,我们无法接受。”

    林文雄的心沉了下去:“那陈老板的意思是?”

    “分批发货。”陈秉文斩钉截铁地说道,“首批五万瓶,下月初发往新加坡。

    后续十万瓶,根据新加坡市场的实际消化速度和反馈,以及我们产能爬坡的进度,分两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陆续发出。

    这样,既能保证新加坡市场的初步铺货和推广需求,又能最大限度保障港岛市场的稳定供应。”

    “五万瓶?”林文雄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陈老板,五万瓶太少了!

    新加坡虽然不大,但商超、商便利店网点众多,五万瓶撒下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啊!

    根本达不到饱和覆盖、引爆市场的效果!这这跟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有些激动地站起身:“陈老板,我们南华贸易是抱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我们看好陈记,看好这款产品!一次性发货十五万瓶,是我们基于市场判断和渠道能力做出的最优方案!

    如果分批发货,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前期的推广投入很可能就打了水漂!这风险太大了!”

    陈秉文却异常平静。

    他理解林文雄的急切和担忧,但商业合作不是意气用事。

    而且,新加坡市场即便重要,如果港岛基本盘守不住,那也是空中楼阁。

    他等林文雄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才缓缓开口:“林老板,你的担忧我理解。

    但风险是双向的。”

    他看着林文雄:“分批发货,看似保守,实则稳健。

    首批五万瓶,足够你在核心区域进行重点铺货和试销,测试市场水温,收集消费者反馈。

    如果反响热烈,后续补货可以迅速跟上。

    如果反响平平,我们也有时间调整销售策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难道不是更负责任的做法吗?”

    林文雄沉默了。

    陈秉文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部分狂热,却也让他不得不正视现实。

    一次性压上十五万瓶,确实风险巨大。

    万一新加坡消费者不买账,或者渠道消化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