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完美的结束,巨大反响! (第1/3页)
有道是。
艺术家就是狗,总能看到点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作为顶级钢琴演奏家,谢浪只需一眼便能定帧。
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用。
如果说,李灿在钢琴上的《超技练习曲》是在卷技巧,让钢琴业内在技巧练习上能够有更高强度的锻炼,其本身便因技巧难度而成为“门槛”本身。
那《梁祝》在小提琴业界内的定位就是没什么技巧,纯纯卷情感与音乐情绪表达。
小提琴领域在技巧上一直卷的飞起,和钢琴有些差异,钢琴如果技术差一些问题不大,乐曲依然可以愉悦家长,但小提琴不同。
技巧差一点那是真的在拉锯,甚至可以说没法听。
这也导致幼年大神的强度要比钢琴更为夸张。
12岁,这是一个分水岭。
就目前的小提琴演奏行业来看,5岁不学琴基本告别职业,12岁之前没有突破全部的技术瓶颈也基本告别职业演奏。
艺考的门槛更像是在证明这孩子不是音乐白痴。
业余十级是一个起点,只能说勉强不算烧火棍,接下来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技术深渊。
而梁祝的练习难度,刚好位于这个“起点”。
也就是说,只要是个正经练小提琴的,在三五年的训练中,都可以涉及到这首曲目。
这还是全篇。
如果只说这“化蝶”的主题动机,难度更是几乎为0,只要不是自己买个琴不找老师瞎捉摸,练个两年,主题旋律的简化篇章也足以拿下。
这就是传播!
可偏偏,这首作品在情感的表达难度上无限接近于顶级职业,想拉的好听非常简单,但想拉出感情极其困难。
这样的差异,造成了这首曲子将会形成的独特地位。
东方乐曲审美,情感表达曲目的最优解!
在早期的练习过程里,就可以充分的去体悟这首作品,每一次练习都将会是一层对于夏国艺术的感悟,更是有助于丰富东方学派的艺术表达。
顶级的悟道茶。
如此种种,再配合其本身的题材,以及现代演奏所表达的反抗精神。
毫无疑问。
《梁祝》必将成为夏国乐曲的里程碑。
懂不懂东方美学?
去听听《梁祝》!
会不会夏国乐曲?
去试试《梁祝》!
在谢浪看来,李灿简直就是将坚不可摧的神坛在焊死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药量。
只有同样在飞的人才能知道有些离谱的存在飞的到底有多高。
眼看着弹幕中,网友们的反应,谢浪便知道,这次演出算是彻底成了。
最后一曲的收尾,是《欢乐颂》第四乐章的节选片段“合唱”。
最终的升华毫无疑问。
垮掉是绝对不可能的,哪怕李灿不指挥了,全凭维爱自动挡都不会垮。
果不其然。
当最终的乐章奏响后,圣光终于洒在了金色大厅。
后台总控室中,终于见到李灿在金色大厅指挥《欢乐颂》的哈迪,人生已然圆满。
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
哈迪的流泪不仅没有让周围的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相同的,工作人员同样感慨,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终于让伟大的艺术于金色大厅上绽放开来。
更是在受到感染后,不禁眼眶微湿。
“啪啪啪啪啪!”
待最后一首作品结束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台下的观众们情不自禁的站起身子鼓掌。
和以往不同。
以往,总是会有一些返场曲目存在的,但这一次,现场有些观众莫名的觉得,似乎不需要返场。
待李灿鞠躬下台后,掌声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便消失。
并未有返场请求。
看似是纯粹为了礼貌而鼓掌,但若仔细看观众们的表情,便可以发现。
激动,狂热的情绪没有缺少半分,但大家却不知为何,强行忍住了继续鼓掌的冲动。
现场并不是十分安静,总会有忍耐不住的掌声漏出,旋即引起又一轮的山呼海啸,旋即再次被猛然压下,仿佛生怕惊扰到这样的意境。
见到这一幕,哈迪更是忍不住赞叹起来。
“普通的指挥家,没有返场请求,那是不够强,可这次却完全不同。”
“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