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音乐与电影不是主体,历史才是! (第2/3页)
电影中来看,不仅表现了对比,更是没有无脑夸大,没有刻意抹黑。
正如影评人内心所想的那般。
只需要把事实端上来,就是一首史诗级的赞歌。
生活差距,科技差距,通过场景叙事展现而出,但信念的差距与使命的隆重感同样清晰可见。
而在音乐的构建中,无论是风气,思想精神,背景,都将这样的叙事对比阐述的淋漓尽致。
配乐很有灵性,却又不失庄严肃穆,并不轻佻。
哪怕是听起来很小资的《San Francisco Bay》,也在惬意中,带有一丝现实的无奈。
将属性折射的异常分明。
“.”
已经有影评人被这背景音乐以及音乐在电影场景中的灵活运用所吸引,不自觉的在笔记本上写着。
【配乐的手法很有李灿的风格,非常的具有灵性,但最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因为这样的灵性而变的跳脱,反而与场景叙事融合在一起,充满了种种深度的暗喻与回味。】
写到这里。
不少影评人在内心闪过一个念头。
李灿抽象归抽象.
但他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抽象,什么时候该正经的。
影评人们继续看下去。
除了角色在原型上多增加了一些电影向的设定,用以增加情感的张力外,整部电影都秉持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没有夸大,没有暗改,歌颂伟大,只需要真实不做作。
接下来,音乐没有了任何的歌词,也没有明显的洗脑旋律。
显然。
这是纯粹的氛围音乐。
按照电影的情绪递进,在配乐上逐渐拉伸情绪。
观众们的注意力,也全部聚集在剧情之上。
汤米加入了军队,十分风光,兴冲冲的来到战场,那是一种高傲与得意。
“小伙子们,我们要在圣诞节前回家!”
“嗷嗷嗷!该死的肉罐头,我早就吃腻了!”
“哈哈哈,什么时候能再配给一点冰淇淋或是巧克力?”
天已渐冷,呼气都冒有白烟。
汤米是兴奋大兵中的一员,从盒子里掏出一根烟点燃,喷云吐雾中,尽显潇洒的感觉。
在汤米看来,自己参军,可以挣钱的同时,还维护世界和平,获得属于男人的荣耀。
这样的信念,直到战争开始后,便开始悄然转变。
清川江前线遭遇重创,汤米跟随部队灰头土脸的撤退,乘着汽车从新兴洞南逃窜。
脑海中闪过的大部队前线战斗,汤米的表情愈发复杂。
灵活的战术运用,却又悍不畏死。
参与过战争的种种后,原本生活环境还算不错的汤米,也终于开始因为那些喊着“保家卫国”一遍遍冲锋的军人而怀疑了起来。
“这真的是荣誉吗?”
“我们维护世界和平,却又为什么要在别人家门口打仗?”
脑海中回荡着战友的惨叫,不知为何,汤米却完全恨不起来。
一身破衣的小战士,那宁死也要大声斥责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怒目圆睁,不是长官的几句荣耀与几块巧克力就能抚平的。
嘴里的巧克力变的苦涩了起来,因为汤米是真因好奇而尝了一下敌人的食物。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人,更不明白为何这种人会如此之多。
与之相对的。
则是邢国强与邢国盛兄弟俩的锐利目光与铁一般的信念。
3连急行50余公里,尚且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便看到灯塔逃窜的军车。
“哥,我有点累。”
“想想王姥姥,你白吃老人家地瓜了?!”
3连的战士没有任何的犹豫与彷徨,因为背后就是家园,就是乡亲。
两兄弟喘着粗气,但战斗意志却无比昂扬。
绝对不能让战火重新烧回国内!
“我们都会死,老弟,你怕吗?”
“我怕的是完成不了任务,让这些杂碎跑了!”
“哈哈,好!”
锐利的目光,盯紧道路前方。
战场。
哪里容得了人细想?
灰头土脸的撤退,甚至才刚到拂晓,本就内心高压的汤米困倦疲惫,却脑海纷乱,无法入睡。
似乎是幻听,但震感却无比真实。
耳边便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机枪声与爆炸声。
战斗开始。
邢国强扔出手榴弹,逃跑的汽车熊熊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