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二节 局面渐明,焦头烂额(呐喊求月票!) (第2/3页)
余四家企业,到明年十月之前完成,到明年年底要彻底圆满完成整个粮油集团公司的改制。
光是这第一阶段三家企业的职工总人数就超过了六百人。
其中食品厂职工人数二百九十余人,粮油大厦职工人数一百六十多,而饮食公司职工人数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三成以上都是四十五岁以上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状态的老职工。
这一点也是简玉梅在分析调查了这三家企业人力资源状况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接手,这六百多号工人中有接近两百人恐怕就只能处于下岗闲置状态,但只发生活费恐怕又不行,会引发不稳定因素。
张建川揉着太阳穴认真阅读着三家企业的经营基本状况,其实也不需要多看,食品厂春节前就已经停产了,为此职工们集体上书要求要工作,不拿生活费,县里财政在年前不得不拿出二十万用来补齐去年下半年的一些生活费,但在工作问题上却是束手无策。
食品厂主要产品是糖果、糕点,85年之前一度是县里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生产高粱饴、水果糖以及面包、蛋糕等产品。
由于效益好,食品厂84、85、86年连续三年大招工,三年陆续招募了新工八十余。
当时要想挤进食品厂的城镇待业青年几乎要打破头,纷纷各显神通找各种关系,后来还专门进行了三次招工考试以成绩作为择优录取的标准,才算勉强把这桩事儿给办下来。
现在这批工人年龄大多在二十四五岁之间,加上78、79、80年招录进来的工人,基本上就是食品厂工人的主力。
如果说县食品厂的工人年龄结构还算过得去,那么粮油大厦和饮食公司的情况就有些难以接受了。
“粮油大厦是在原来粮油机械厂地盘上兴建起来的,所以接受了原来粮油机械厂的所有职工,再加上原来粮油公司部分职工,就合成了现在粮油大厦这个以商业销售为主的企业,但实际上这个企业人浮于事,……”
“我作了了解,粮油大厦空有上佳位置,但是因为和县第一百货大楼和县供销社功能重迭,负担重,竞争力差,基本上是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整个粮油大厦所需岗位最多六十到七十人,但现在有一百六十多,也就是说即便是按照满编满员塞满,顶多安得下九十余人,剩下六十人仍然是无事可干,所以只能让四十五岁以上的职工就回家休息,拿基本工资,即便这样去年粮油大厦仍然以顶替的方式新进了七名青工,……”
简玉梅是干过人事这一块工作的,在农行工作当办公室副主任之前她就是在人事科,对这一摊子很熟悉。
“饮食公司问题更多,我以为饮食公司应该是属于二轻系统才是,结果人家第二饮食公司才是属于二轻系统的,这安江县饮食公司是属于粮食系统的,也是从县粮油公司派生出来的,79年组建,陆续从粮食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