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特拉维夫内部会议 (第3/3页)
心,导致社会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
况且,目前在东线指挥的是什穆埃尔司令,他以稳健著称很少犯错。再加上地理上的优势,就算对手是那个阿米尔,他想要强行突破,也一定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希尔伯特点头赞同了摩达的观点:“什穆埃尔的能力是值得信赖的。”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什穆埃尔率领的装甲师,曾与耶沙维申的第52师一起穿插敌后,成功切断了西奈半岛上埃及军队的退路,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
摩达司令也借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我们在西奈半岛驻扎了两个师,我认为我们可以撤出来一支装甲师,进行回防。”
阿里·拉扎斯立马质问道:“那马斯尔那边怎么办?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进行威胁,很难确保对方不会有其他想法!”
“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就在苏伊士运河边上。”摩达司令对此早已想好了对策:“吓唬他们一下,最好能威胁到开罗,好让马斯尔不要轻举妄动。”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始终沉默的耶沙维申大将身上,作为目前锡安的元帅,他才是军队的主心骨。
耶沙维申大将开口道:“如果什穆埃尔能在正面顶住阿拉伯联军的攻势,我们就不该把宝贵的预备队填进正面绞肉,这点我赞同摩达司令的意见,我们可以从耶路撒冷卫戍部队抽调一个装甲旅,与从西奈抽调的装甲师合并,组成一个强大的突击集群。”
接着,他走到地图前,将手指向亚喀巴湾以北的区域:“然后我们从这里穿越亚拉巴谷,指挥这支装甲突击群插进哈希姆王国进行北上,切断阿拉伯联军的后勤生命线,或者干脆更大胆一点——”
耶沙维申的手指停在哈希姆河东岸的红星上:“直接兵临哈希姆的首都,安曼。”
在场的诸位都微微点头,这种战术实在太“耶沙维申”了。
大胆、出其不意、主动进攻、不拘一格,也极具创造性。
耶沙维申也被锡安视为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军事将领和战略家之一,甚至带动现在一大批的军官的作战风格朝他靠拢。
至于阿尔伊拉格方面的失利,统帅部将其归咎于自杀殉国的拉丹上将,对耶沙维申本人并没有太多影响。
听到耶沙维申的战术构想,身为空军司令的格罗迪什立刻附和:“我可以派出第890伞兵旅,直接空降到阿拉伯联军的后方,如马弗拉克或伊尔比德,配合装甲机动部队制造混乱,打乱他们的所有部署!”
锡安的伞兵部队是国防军中最传奇和精锐的单位,以其极高的士气、严格的训练和强大的战斗力著称。
尤其是第890伞兵旅(原第890伞兵营),他们曾在六日战争时期,帮助锡安夺下了耶路撒冷。
格罗迪什的这个举措明显是带着“蹭功劳”的嫌疑的,但耶沙维申大将却不以为意。
在他看来,锡安的胜利高于一切。
“很好,就这么办。”
希尔伯特总理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沉声道:“命西奈半岛第162装甲师秘密朝东部亚喀巴湾集结,耶路撒冷第10机械化旅解除卫戍任务,向其靠拢,组成特遣突击集群,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同时令第890空降旅即刻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等待空投指令。”
在场的所有人纷纷面色肃然。
希尔伯特总理声音昂然:“告诉什穆埃尔,他要的增援没法抵达了,因为我们会抽调现有的兵力奇袭敌后!一旦这个计划成功了,阿拉伯的战争潜力就被我们彻底耗尽了,而锡安在这片土地上,也就再也没有了威胁!”
办公室内一片肃静,这一刻,他们仿佛不再是讨论战术的军事领袖,而是正在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历史见证者。
“愿上帝保佑锡安。”
耶沙维申微微颔首:“我这就去拟定突击集群的作战方案。”
其余高级将领也纷纷行礼,随后相继离去。
办公室里很快空无一人,希尔伯特转身望向窗外,他看着湛蓝色的天空轻声自语:
“就让我们看看,谁的脚步终将被命运指引至悬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