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特拉维夫内部会议 (第2/3页)
目前爆发战争的两处:“虽然我们现在把主攻方向放在了北面的迦太基,但东面的阿拉伯联军明显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希尔伯特顿了顿:“我必须要承认我犯下的错误,让阿米尔这样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是我身为总理的失职。”
他在这个阿拉伯军官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令他感到不安的气质。
根据摩萨德传回来的情报,这个阿米尔在努科希尔侥幸生还以后,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对方并不像其他双志的王公贵族那样沉迷享乐,也没有其他阿拉伯军官身上的那种固步自封和傲慢——虽然对方也不排斥那些享受。
可希尔伯特却清楚地知道,这个年轻人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对方想要干死锡安,仅此而已。
这个感觉是如此的清晰,哪怕二人只在联合国上有着一面之缘,希尔伯特也能确信自己的感觉是正确的。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希伯来圣经》16:9)”
两年前这个阿米尔还是个边境哨卡的少校,而如今却成长为了阿拉伯盟军总司令,希尔伯特甚至升起一种荒诞的错觉。
这个人就是对面那个真主,选定的“剑”。
“我们不是还有摩萨德吗?”
空军司令戈罗迪什开口道:“也许我们可以让他们采取斩首行动,一劳永逸。”
这时,一个身影从办公室的阴影中悄无声息地走出,他好像一直站在那里,又根本没人注意。
这位就是希尔伯特亲手提拔的摩萨德局长,伊扎克·霍菲。
对方亲自回答了戈罗迪什的问题,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在过去的十四个月里,我们一共策划了二十三起针对阿米尔·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的清除行动。
但是很可惜,这些行动全部失败了。”
伊扎克·霍菲面容冷峻,看人的眼神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仿佛时刻在评估对方的愚蠢程度。
这可能源自于他职业病,也可能是长相天生如此。
戈罗迪什感到十分诧异:“怎么会这么难?你们的行动不是一直以高效和高成功率著称的吗?”
霍菲局长看了戈罗迪什一眼,似乎有点不愿意浪费口舌,但还是开口道:“这个阿米尔与其他的双志贵族都不一样,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自己位于哈夫巴尔的军区大本营,那里戒备森严,而在他返回利雅得的时候,双志的国家安全总局会立刻接管安保工作,我们很难有机会渗透进去。”
戈罗迪什:“难道你们就不能想办法渗透进他们的国家安全总局吗?”
在六日战争之前,马斯尔、苏尔里亚等阿拉伯国家的情报部门和保密机构,都被摩萨德渗透成了筛子。
霍菲转过头,用他那标志性的、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向格罗迪什(这也许并非他的本意,也可能就是故意的):“双志的国家安全总局,专门为了保护阿米尔成立了一个部门,而这个部门的所有特工,都来自贝尼部落。”
“贝尼部落?”格罗迪什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
“那是阿米尔母亲出身的部落,”霍菲解释道,“换句话说,他们招募了一群与阿米尔有着血缘关系的表亲做他的保镖。”
格罗迪什哑然,这下他知道为什么摩萨德一直没能刺杀成功了。
那些双志的部落虽然愚蠢,但是对自家人十分忠诚,这也跟他们从小培养的观念有关。
双志是部落的聚合,甚至对于大部分的家族而言,内部的利益还要大于国家的利益。
而这种血缘上的纽带,也让贝尼部落天然就是阿米尔的死忠。
“不过我们仍然不会放弃继续执行刺杀计划的。”霍菲局长表示。
眼下,暗杀这条路路似乎走不通,众人的焦点回到了正面战场。
总参谋长阿里·拉扎斯朝着希尔伯特总理提议:“总理阁下,也许我们应该进行全国总动员了,就像去年那样,及时向前线补充兵力。”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摩达司令的率先反对:“频繁的总动员会过度消耗国力和民众的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