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上迷局与暗涌 (第3/3页)
而下,在银质酒盏里泛起细碎涟漪。
陈茂刻意停顿半刻,袖中暗藏的和田玉坠不经意滑出,在烛火下折射出温润光晕。当啷作响的流苏间,他眼底翻涌的贪欲几乎凝成实质:“上月工部送来的修缮银,连青羊宫的琉璃瓦都换不全。若能在朝堂上美言几句,让工部多拨些修缮银……”
“大人!您看这川西坝子,茶馆里坐的尽是些睁眼瞎!咱们在少城修座哥特式教堂,彩色玻璃上绘着圣经故事,每日钟声回荡。再设个免费学堂,教娃娃们识文断字,顺带讲讲上帝福音。不出十年,这满城百姓都得念您的好!往后提起成都,不仅有青羊宫、武侯祠,还得多提一嘴您主建的圣玛利亚大教堂 —— 这才是流芳百世的千秋功业啊!” 汤若望急切地往前探身,梨木椅在波斯绒毯上发出细微声响。陈茂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震得鎏金酒盏里的琼浆泼出半盏,在夜光杯垫上洇出暗痕。“这蜀地湿气重,老毛病又犯了。” 他掏出手帕掩住口鼻,眼角余光却死死盯着汤若望腰间鼓起的牛皮囊 —— 那里头,或许就藏着能打通京城关节的奇巧玩意儿。
此时,四名身着薄纱的侍女鱼贯而入,手中托着雕花食盒。她们莲步轻移,环佩叮当,将一道道热菜摆上餐桌。盖碗揭开,蒸汽升腾间,佛跳墙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陈茂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伸手示意汤若望看那碗色泽浓郁的佳肴:“汤大人,这道佛跳墙可是特地从福州府请来的御厨烹制,里头海参、鲍鱼、鱼翅、干贝等十八种山珍海味煨足三日三夜,您尝尝,这鲜味保准让您难忘!” 说着,亲自用银匙舀了一勺,盛在汤若望的青瓷碗里。
紧接着,陈茂又指着盘中晶莹剔透的龙井虾仁,笑道:“这虾仁取自锦江活虾,配着明前龙井炒制,清爽鲜嫩,最是解腻,正好搭配火锅。” 说话间,他已夹起一筷,放入汤若望碗中。
待汤若望尝过几道菜,陈茂端起鎏金酒盏,琥珀色的琼浆在杯中轻轻摇晃,他站起身,走到汤若望身旁,揽住对方肩膀,热情地说道:“汤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这是本抚珍藏的泸州老窖,窖藏二十年,入口绵柔,回味悠长,来,咱们干一杯!” 不等汤若望回应,陈茂已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后又给汤若望满上,“汤大人,在咱们蜀地,喝酒可是待客之道,您可别客气!”
陈茂夹起裹满红油的毛肚,在镶银边的香油碟里慢悠悠地转动,“洋教士圈地建堂,本抚早有耳闻。只是青羊宫道士联名上书,锦江书院山长也递了呈子 ——” 话音戛然而止,骨节分明的手指在窗棂上敲出三长两短的节奏,“此事牵涉洋人与士绅两股势力,容本抚从长计议。” 他故意将毛肚悬在半空,看着油滴答答落在汤若望鞋尖,“倒是徐阁老寿辰将近,汤大人若能……” 翡翠扳指突然重重磕在夜光杯上,清脆的碰撞声惊得角落斟酒的婢女手一抖,“牵线搭桥,本抚自会在城西划块风水宝地。”
* 汤若望喉间滚动着尚未成型的辩驳,却被陈茂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得噤声。鎏金酒盏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中划出凌厉弧线,杯壁镶嵌的东珠折射出细碎冷光,像无数锋利的冰棱,正巧撞在身后那幅双面绣《清明上河图》上。汴河商船鳞次栉比的繁华盛景,与席间众人眼底翻涌的算计,在摇曳的烛光里交织扭曲,如同镜中破碎的幻梦,将盛世表象下的暗流昭然若揭。
“不谈这些了!来,陪本抚饮了这杯!” 陈茂的声音裹挟着不容置喙的威压,说罢仰头将琥珀色的酒液一饮而尽。酒浆顺着下颌滑落,在绣着金线蟒纹的玄色锦袍上晕开深色痕迹,蜿蜒的纹路恰似蟒类吐信,又像是鲜血在华贵绸缎上绽开的妖冶之花,无声诉说着这场盛宴背后的腥风血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