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欲知山中路,须问砍柴人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9章 欲知山中路,须问砍柴人 (第2/3页)

意地一挥手,吩咐道:“备下热水,请这几位大人洗漱更衣。”

    很快,便有数名侍女上前,引着众人前往客房。

    齐心孝出身乡土,何曾见过这等阵仗,一时间手足无措,显得有些拘谨。

    张之极看在眼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君求兄,便当是自己家,不必客气。”

    待到一干人洗漱完毕,换上干净的便服,这才被引入正堂。

    堂中温暖如春,地龙烧得恰好。

    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珍玩,一派富贵景象,但堂厅正中却只悬挂着一副“静”字,上面居然连署名都没有,看着不像名家手笔。

    众人刚刚落座,便见一个身形高大、精神矍铄的老者从后堂转了出来,正是英国公张惟贤。

    “爹。”张之极赶忙起身行礼。

    其余四人也纷纷站起,拱手道:“拜见英国公。”

    张惟贤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脸上笑意更甚。

    一个司礼监的红人,一个锦衣卫的干才,三个前途无量的翰林官儿,自己的儿子总算不再是只和国子监里那些不着四六的穷书生混在一起了。

    他心中满意无比,与众人一一寒暄了几句,便笑着找了个理由退下,临走前还慈祥地叮嘱下人好生招待,将空间完全留给了这群年轻人。

    张之极随即招呼道:“先不必上饭,随便备些点心茶水,送到我书房来。我等还有要事相商。”

    下人躬身领命而去。

    ……

    张之极的书房内,香茗的热气袅袅升起,几人却都沉默不语,各自思索着那道难题。

    最终,还是倪元璐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诸位,这事……到底要如何着手?若要调查,最稳妥的法子,便是动用五城兵马司,配合保甲逐一排查。可陛下明言不可滋扰百姓,此路显然不通。”

    张之极点头附和:“是啊,若不靠官府之力,只凭我们几人,要在短短十日之内,查清一万对夫妇,无异于痴人说梦。”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片刻后,一直安静思索的齐心孝忽然开口:“黄册不可信,那地方县志呢?不知可有宛平、大兴两县的县志以供参考?”

    “在我家乡,县志上所记的丁口之数,往往要比官府的黄册精准一些。”

    骆养性摇了摇头,声音低沉:“此事我恰巧知道。宛平、大兴两县,此前并无县志。宛平县志还是万历年间才初修,然其上所记丁口,亦是沿袭旧数,数十年未有增减。”

    众人闻言,不免有些惊奇。

    你一个锦衣卫知道这个有些夸张了吧。

    张之极问道:“太和兄如何得知?”

    骆养性解释道:“修此县志之人,乃是湖广同乡,万历年间曾有来往,聊过此事。”

    线索再次中断,书房内又一次陷入了死寂。

    良久,张之极猛地一拍大腿,眼睛大亮:“族谱!我怎么忘了族谱!”

    他霍然起身,在房中踱步,语速飞快:“族谱之中,对族人婚丧嫁娶、生卒年月皆有详尽记载,岂非正合我等所需?”

    “京中勋贵世家众多,各家族谱加起来,凑足一万对夫妇的数据绝非难事!”

    他越说越兴奋:“我家的族谱,今夜便可偷……借来一观。”

    “至于其余勋贵……都有世系宗图在存,正是由五军都督府掌管,明日我与家父言明陛下任务,取来想必不难!”

    这个思路如同一道光,瞬间开扩了众人的思路。

    齐心孝目光一闪,也跟着补充道:“对了!还有宗室玉牒!宗室人丁繁衍,其数可观,若能查阅玉牒,亦可作为重要参考!”

    张之极闻言,却有些犹豫:“玉牒由宗人府掌管,如今管事的是侯驸马,其子也在国子监读书,我与那厮素来不睦,恐怕不好开口……”

    一直安静旁听的马文科此时却笑了起来:“张公子不必忧虑。若真需此物,在下自会回禀陛下,断不会让诸位大人为难。只是……这法子本身,是否可行,还请诸位大人好好思量才行。”

    就在此时,一直未曾开口的吴孔嘉忽然抬起了头,轻轻说了一句:“不对。”

    他看着众人:“宗藩人口的增减,并无参考之用。”

    “天启之前,宗禄未限,宗室生子便可领禄,是故各地宗室莫不以多生为能事,史载有亲王生子百人者。此乃利禄所趋,非是常态。”

    齐心孝立刻反应过来,接口道:“没错,况且天启之后的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