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第3/3页)
电报设计,所有信息都以京师为收发点。
然而在讨论后,他们认为,各个府县、重要军镇,其实也有汇总、分发各方信息的需求。
因此,根据信息传输的容量和紧要程度,定下了不同等级的电报中心。
如孙承宗坐镇的山海关,便是最高等级的大型电报中心。
而卢象升的马草差事相对简单,一个小型电报中心便足以应付。
每个电报中心,都会加派人手、装置,并允许与周边各收发电报。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情报分级、明码暗码之类的种种优化,让朱由检又开开心心地追发了三百两银子的奖赏出去。
以上所有种种,就此组成了朱由检配置给外放大员的“改革套装”。
……
朱由检说完这四条旨意,又在心中默默过了一遍,确认再无疏漏。
他长舒一口气:“卢象升之事,就到这里。尽快拟旨,发下去吧。”
“奴婢遵旨。”高时明直起身子,恭敬应诺。
朱由检这才抬起头,重新打量着眼前的两位心腹内官。
高时明依旧云淡风轻,王体乾则笑容可掬。
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同志……
今日所言,其实不过是埋个线头罢了,哪里能一下子变成后世那般摸样呢?
圆滑者如黄立极、王永光。
气盛者如薛国观、卢象升。
老成者如成基命、张惟贤。
保命者如王体乾、田尔耕。
求名者如李国普、杨景辰。
投机者如霍维华、杨所修。
……
这天下之人,欲望纷杂,各有所求。
更不要说籍贯、师门、利益、阶层、志向等种种因素纠葛在一起。
想要将他们真正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何其难也!
登基以来旬月,他见过之人林林总总,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最终不过是因人做谋,因才施用罢了。
罢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心中那一点点的感慨,瞬间被一股更强大的豪情所取代。
改革,不是靠嘴巴来说的!
改革,是要预备着用暴力打碎一切的!
因此,在他进行第三次日讲之前,他才临时举行了这场军官考试。
因为,这批人才是他敢于掀起这场滔天巨浪的最大依仗!
其中,来自勇卫营整编后的队官、把总,六十一人!
从九边宣召的精锐队官、选锋中,粗通文墨者,八十四人!
以及,由他亲自校验武官名册,从几千人中,亲手抽出来的七张武将卡,如今也到其六!
辽东开原人,辽东觉华岛把总——黄得功!
辽西锦州人,辽东锦州左屯卫守备——周遇吉!
再加上一个当前勇卫营第一司把总,孙应元,刚好凑个“京营三虎”的羁绊。(士气+10%,攻击力+20%哈哈)
然后则是,
辽东辽阳人,辽东锦州把总——祖宽!
山西大同人,辽东宁远把总——曹变蛟!
山东临清人,辽东车右营都司——左良玉!
辽南盖州人,东江镇参将——孔有德!
……
凡是后世他有点印象的……
——哪怕是糟糕印象的,如孔有德、左良玉。
只要官职尚低,不影响前线战力,能调的他全都调过来了!
朱由检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这满手的王炸,这飞龙骑脸的开局!
这大明皇帝的剧本……难道不比开局登陆海南要爽吗?!
天下之势,长在于我!
朱由检迈开步子,向暖阁门口走去。
路过高时明身前时,他脚步一顿。
“高伴伴,你稍后将朕今日召对卢象升时,所言‘人之三死,国之三死’的言论,好生整理一番,准备刊发到《大明时报》上。”
高时明拱手应诺:“不知陛下,要刊发于哪一期?”
朱由检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不会太久的,旬月之内便可发布了,你先准备着便是。”
朱由检抬脚继续前行,自有小太监早早殷勤地推开了暖阁大门。
恢宏的乾清宫大殿逐渐展露眼前。
现在,朱由检要去看看,他未来的利刃们,究竟……
给他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