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们之中有坏人! (第1/3页)
“让朕看看,我大明的各位肱股之臣,对这天下大弊,究竟是何看法。”
御座之上的少年天子话音落下后,殿中百官之中,泛起一阵短暂而压抑的骚动。
片刻后,一个苍老但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那就让老臣,做第一个吧。”
英国公张惟贤站起身,满头的银发在阳光下有些刺眼。
他一步步走向殿中的屏风。
入口处的小太监躬身递上三颗色泽圆润的红豆。
张惟贤走进屏风,那狭小的空间隔绝了所有视线,比外面似乎更为寂静。
他掂了掂手中温润的红豆,粗糙的指腹能感受到豆子的分量。
勋贵之家,起于军功,亦当兴于军功。
财税、吏治,不是勋贵应求之路。
他没有思索太久。
一颗投向吏治,算是对得起自己身上的爵位和皇帝的信任。
剩下的两颗,则毫不犹豫地投向了军政。
他投完豆子,转身走出屏风,正对上定国公徐希皋那双浑浊的眼睛。
两人只是微微颔首,便错身而过。
皇帝在等结果,没有人敢在里面耽搁太久。
投票的速度非常快,文官、勋贵、翰林、起复的官员……一个个身影鱼贯而入,又匆匆而出。
当最后一名给事中投完他手中的红豆,走出屏风时,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绝对的安静。
朱由检的目光转向高时明。
高时明心领神会,上前一步,“唱票!”
几名小太监迅速上前,将数面屏风撤去,只留下一面早已贴好素白宣纸的立在殿中。
另有三名司礼监的太监手持蘸饱了墨的毛笔,肃立于宣纸之前。
“开!”
随着一声令下,三个竹筒中的红豆被小心翼翼地倒在托盘上,在所有人面前展示。
“吏治,一、二、三、四、五,一正。”
细密的唱票声响起,点过的红豆又重新被倒回竹筒之中。
执笔的太监,在宣纸上写下一个个正字。
“财税,二正……”
“军政,一正……”
“吏治,三正……”
……
一颗颗红豆被重新倒回竹筒,一个个“正”字在屏风上不断增加。
起初,殿中还是一片肃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财税”之下的正字,远远超过了“吏治”时,百官之中开始出现一丝难以察觉的躁动。
没有人敢交头接耳,但那交换的眼神,那微微调整的坐姿,那下意识攥紧的拳头,都让这股不安的气氛在大殿里弥漫开来。
终于,最后一颗红豆被倒回竹筒之中。
高时明从御阶上走下,绕到屏风正面,目光从宣纸上一扫而过。
只一瞬间,他的眼神之中就闪过了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叹。
他接过小太监递上的毛笔,按照朱由检教给他的新式算法,在旁边迅速开列术式,计算着百分比。
片刻后,他转身,面向御座,深深一揖。
“回禀陛下,在场一百八十二人,红豆五百四十六颗,已全部投完。”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尽力保持平稳。
“其中,吏治一百零二颗,占一成八。”
“军政一百五十四颗,占二成八。”
“财税二百九十颗,占五成三!”
话音落下,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大殿内那股压抑的躁动,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转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心跳声都仿佛能被听见。
他们垂下眼帘,等待着御座之上那位年轻帝王的发话。
或者说——发怒。
朱由检坐在御座上,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指节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有趣……
财税第一,军政第二,吏治最末。
这不就是原本崇祯朝发生过的事情么?
倒没想到匿名投票第一次用这么起效,居然一下子就试探出群臣心底的心思。
要知道,屏风内可是没有人监督的,后人是可以通过声音,或者大胆一点直接查看竹筒来判断各份投票的比例的。
所以投票是匿名的,但票数在整个过程中却在一定程度是公开的。
所以,非常有悖常理的吏治最末,其实正是殿中182人,隐约之中向他表达出的态度。
——新政,他们不喜欢。
或者说,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不喜欢!
有趣啊。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
更何况匿名投票,和法不责众下的试探呢?
没想到居然真能钓到一条小鱼啊!
也罢,既然如此,那便加演一场戏吧。
思虑已定,朱由检幽幽开口:
“有意思,这倒是……出乎朕的意料了。”
“要行新政,吏治当为其先。”
“远的有王荆公败政之鉴,近的如张太岳考成先行,都可佐证。”
“朕读史书,见历朝兴衰,向来如此。”
朱由检微微直起身子,脸上甚至带上了一丝微笑。
“没想到,今日朕的股肱之臣们,给朕上了一课,让朕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