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我们的时代在背后敲响大鼓(7/10求首订) (第2/3页)
文学的专家,评价从写作技法出发,到有了那么几分味道。
许成军:黑的不够红!
啊,不是,骂的不够狠,继续!
最狠的一刀来自南开大学的一位教授。
大意如下:
“从文学流派的传承脉络看,作品对现实主义传统的背离与对现代派手法的借鉴均显盲目。它割裂了“十七年”现实主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核心准则,将集体生活场景简化为个体欲望的对立面,使百货商场这一时代空间失去了社会历史的厚重感。
同时,对西方现代派“向内转”叙事的模仿仅停留在形式皮毛,未能消化其对人性深度的哲学勘探,所谓“个体意识觉醒”的书写沦为对私人情绪的单向宣泄,既未扎根中国社会的现实肌理,又背离了现实主义“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统一”的精神内核,这种缺乏美学根基的实验性探索,难以构成对文学传统的有效突破。”
评价非常符合这个年代做当代文学研究的守旧派思想,他们能认知到《试衣镜》中存在的现代派元素和先锋元素,因此他们要更为警惕。
其实80年代,整个文学和文学研究领域,北方的声音都要更大一些,文学研究是因为有北大,北大的当代文学研究首屈一指。
而文学嘛!
全国接近一半数量的出版社在BJ。一多半的严肃文学杂志社在京城。文联、全国作家协会、绝大多数行业协会在京城。一位作家,平时要吃饭就得找个饭辙;作品创作过程中要与他人沟通;作品完成后的宣传推广…
这意味着什么也不言而喻。
——
7月28日,下午6点。
许成军的回乡之旅如约而至。
这一天对他而言不太平凡,对这个时代也是。
这一天台州乃至浙江民营企业“教父级”的人物池幼章创办了黄岩县利民皮鞋厂,后来成为全省首批产值过亿的民营企业。虽然经营中企业收到意外冲击,濒临破产。但对于当时的民营企业来说这就是灯塔般的存在。
这一企业的出现,也让人们感受到1979年的风气真的变了。
从79年5月国企试点改革,首钢一枝独秀,到后来的鲁冠球带领萧山农机厂转型生产汽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