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请带我回家(5K大章,白天还有) (第1/3页)
他说不下去,抓起桌上的馒头狠狠咬了一口,却咽不下去。
许成军这才明白大哥迟归的原因。
不是伤重,是心里压着千斤愧疚。
他想象着大哥拖着伤臂,在炮火未散的山林里找战友,又独自去见战友父母的场景,鼻子一阵发酸。
“思源是为了掩护我才掉队的。”
许建军突然开口,疤痕在灯光下更显狰狞。
像只病虎张开了獠牙.
“当时炮弹炸过来,他把我推开,自己没来得及躲……我这二等功,也该是他的。”
他摘下勋章放在桌上,金属碰撞桌面发出轻响。
“我对不起他爸妈,临走时他娘塞给我这双鞋垫,说让我带着平安回家,结果……”
他从兜里掏出双布鞋垫,靛蓝粗布上绣着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针脚密得几乎看不见布纹。
“我把勋章和抚恤金交给村里,可钱能抵一条命吗?”
他猛地攥紧拳头,纱布下的伤口渗出血迹。
“我这伤算啥?思源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
许志国默默点燃烟袋,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眶红了:“你没错,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思源是英雄,他爸妈会骄傲的。”
“可他爸妈就这一个儿子。”
许建军的声音哽咽,“我看到他家墙上贴的奖状,从小学到高中,满满一墙,跟咱晓梅的一样。”
他看向晓梅,眼神温柔又痛苦,“我答应过思源,等打完仗带他来家里吃妈炖的肉,现在……”
陆秀兰走过来,把一碗炖肉推到他面前,肉块炖得软烂,是他最爱吃的肥瘦相间的部位:“建军,吃点东西。思源在天上看着,也盼你好好活着。”
她给儿子夹了块肉,筷子却抖得厉害。
许建军拿起筷子,刚碰到肉就放下,突然起身立正,对着父母深深鞠了一躬:“爸,妈,儿子不孝,让你们担心了。”
又转向许成军和晓梅,“以后家里就靠你们多照顾爸妈。”
“哥你说啥呢!”晓梅扑过去抱住他没受伤的胳膊,“你得好好养伤,等好了教我打枪!”
许成军看着大哥手臂的绷带,突然想起前世在纪念馆看到的对越反击战照片。
泥泞的战壕里,年轻的士兵们抱着枪啃干粮;被炮火炸平的村庄里,军人们抬着担架奔跑。
那些模糊的影像,此刻都变成了大哥脸上的疤痕、手里的搪瓷缸、渗血的绷带。
“哥,你是英雄。”
许成军拿起桌上的二等功勋章,轻轻别回大哥胸前,“思源哥也是。你们都是咱家人的骄傲。”
“爸妈不用你担心,有我呢。但你要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带着思源哥那份.”
“嗯。”
许建军的肩膀微微颤抖,这一次,他没再掩饰眼里的泪。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他带伤的脸上,疤痕在光影里明明灭灭,却掩不住军人的挺拔与坚毅。
陆秀兰重新热了菜,炖肉的香气混着淡淡的药味弥漫在屋里。
许志国给建军倒了杯白酒,自己也斟了半杯,看了眼许成军,犹豫了下也给许成军倒上了。
父子仨碰杯时,杯子相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堂屋格外清晰。
“不用担心我俩,我还没退休,你妈身体也好着。”
“你弟弟现在有出息,考上了复旦研究生,写的书也发在了大杂志上。”
“你妹妹刚评了厂里的先进个人,都不用你惦记。”
今天的许志国变得格外唠叨。
“尝尝你弟带的上海烟。”许志国把烟盒推过去。
许建军拿起一根,用没受伤的左手点燃,烟雾里,他的眼神渐渐柔和:“成军出息了,复旦研究生,比哥强。”
“哥你才厉害,保家卫国。”
许成军给大哥夹了块肉,“妈这肉炖得软,就这个味道对。”
晓梅叽叽喳喳说着纺织厂的趣事,试图冲淡屋里的沉重,陆秀兰不停给建军夹菜,眼眶却始终红着。
八仙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窗外的蝉鸣渐渐歇了,只有墙上的挂钟“滴答”走着,记录着这个迟到的团圆夜。
许建军看着眼前的家人,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父亲佝偻的脊背、弟弟眼里的关切、妹妹脸上的笑,突然觉得肩上的伤疤不那么疼了。
硝烟未散,归人已老,但只要家还在,这点疼,这点遗憾,总能在灶膛的火光里慢慢暖过来。
他吸了口烟,烟圈在灯光里缓缓散开,像战场上空未散的硝烟,也像此刻心头难以言说的牵挂与安宁。
——
许成军前世在看《高山上的花环》的事后,对这次战争有过深入的了解,反常识的是,其实这次对y自卫反击战分为两部分。
第一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一部分,1979年2月17日开战,用时1个月,至1979年3月16日结束。这1个月时间,我军英勇战斗,打出猴北山区,直至红河三角洲腹地,直逼当时的猴国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