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理论家许成军(6K)  我的时代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理论家许成军(6K) (第1/3页)

    但有时候,事情就是不会按照你的预期来。

    许成军社死了。

    这几天,县广播站、县报反复报道:“我县青年许成军同志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为家乡争光!”

    广播刚走了一轮。

    钱明就干到许成军家里来了。

    “叔叔好,阿姨好~”

    “大哥也回来啦!”

    “晓梅又好看了!”

    这小子一到许成军家里就开始四处张罗。

    许成军看他在那跟许晓梅聊上了,一把拉过来,我妹妹是你能聊的!

    晓梅啊!要小心!

    狗东西!防火防盗放兄弟!

    许成军赶紧岔话:“成绩出了么,明子。”

    钱明有点无奈,叹了口气:“说是明后天。”

    “可是急死我了!”

    许成军给他“一巴掌”:“着什么急你!好事不怕晚!”

    “我这不听到‘许成军’考上复旦研究生了,我赶紧来看看。”

    这几天钱明在家里等的也是着急上火,结果突然听到广播说青年许成军考上了复旦研究生,给他吓了一跳。成军不是没考上么?

    又是重名?

    但是睿智的钱明,准确察觉到上次在'许成军'这个名字上犯的错误,果断决定亲自前往核实!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应该不是真的吧,这成军不是考本科么,这研究生又是咋回事??

    钱明想起了正事:“诶,成军,县广播说你考上了复旦研究生,真的假的!”

    “真的啊,咱们县这么英明神武的能有几个,舍我其谁?”

    钱明翻了大白眼。

    内心深深的绝望。

    礼貌的问候了许成军:艹!

    我特么北外辛辛苦苦还没门!你直接不装了是吧?本科都跳了直接研究生?

    许成军:小开不算开!

    中午,钱明留在了许成军家里一起吃饭,陆太后见钱明这从小一起跟许成军长大的发小来了,也高兴的很。

    加上再过不久大哥建军又要奔赴一线,太后狠不得把全家最好的材料拿出来给孩子们一直做大餐!

    其实这些天全家一直回避一个话题——南边还在打仗,建军依旧要回到战场上。

    别的不好说,但是建军那一身的伤是打不了假的。

    好几个晚上,建军夜里从梦中惊醒的时候,陆太后也哭了一整个晚上,许志国这两个星期烟都多抽了两盒。

    许建军出门转眼间已经13年了,再回来的时候,带了一身伤疤,带回了发小的噩耗,带回来了20天之后还要上战场的消息。

    最难受的是谁?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妹妹许晓梅不太懂战场上的事,努力做个家里的开心果,只是没事就抓着许成军问:“二哥,你懂的多,给我讲讲南边的战场呗。”

    家里人的心都紧着,但却没人说建军你别去战场了。

    这个年代的人,价值观都还很朴素。

    家国,家国。

    先国才有家,许志国是经历过家国沦丧、民族飘零、身世浮沉的那个年代,他比谁都懂。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懂建军——说了也没用。

    只当是为这个国家生了许建军。

    于是陆太后又拿了肉票跑去切了二斤肉,做上了她最拿手的土豆烧肉,味道别提了,那叫一个地道。

    全家加上钱明这个大熟人合围吃饭,一时间也是其乐融融。

    吃完饭,却还有件“大事”等着许成军要干,县教育局要给许成军这个案例当作“教育成果”重点宣传,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成功经验”,市里听说了,还特地派了记者做跟踪采访。

    许成军母校东风中学倍感光荣,在学校用最大的条幅张贴了标语:“向我校优秀毕业生许成军同学学习,立志成才报国。”

    你说,许成军不是走的高考?毕业了好多年?

    那有啥打紧的,他不是我校的学生?没接受过东风县的教育?

    这事要说许志国也很无奈。

    无奈的有点高兴~

    县教育局领导听说是许志国儿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那得可劲宣传啊!

    学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们,一听是许志国儿子,标语得粘上!校长儿子优秀啊!

    然后,今天下午许成军来活了!

    东风县中学操场。

    主席台上,校长许志国、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吴美芬同志、县文化相关部门正陪着东风县一把县长以及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俯视台下。

    许志国特别安排在县长刘宝贵同志身侧,正跟县长同志分享“育儿经验”。

    宝贵同志主动问的,他闺女今年高二。

    许志国:你特么问我,我特么也想知道许成军怎么特么就考上复旦研究生了!?

    但咱许志国同志会说啊:“我从小培养成军看书阅读的习惯,让他具备全面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这次,他在《收获》杂志上发表的《试衣镜》也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旁边的各级官员连连点头。

    “考上复旦我们做父母的只占了一点点功劳,更多还是赖于咱们县里的培养,这不仅是我们家的荣誉,更是全县领导干部关照下的胜利果实。”

    父母官先是疑惑,还有《收获》的事,随后满意的点头,名头越响越好啊!这才有开会的意义!体现咱们县里的教化之功嘛!

    再是激动,未来的大作家出在了东风县,实打实kpi啊!

    县长带头鼓掌!

    在场干部激情鼓掌!

    底下的高一至高三学生懵逼了!这是干啥嘞?

    高三的还好,已经开学了,但是这城里的高一到高二的学生可是临时通知的。

    不是,哥们来这看你们这帮老头鼓掌的?

    也不是没人支持,台下的陆太后看自家丈夫这么风光也是与有荣焉,大哥表情欣慰,许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