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请回答1979》  我的时代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五章 《请回答1979》 (第2/3页)

1年的合法席位空缺状态。

    彻底打破了国际体育界对中国的隔绝。

    为中国全面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参与后续的奥运会(如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奠定了根本基础,真正开启了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当天上午,校园广播插播新华社关于“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国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快讯。

    播报时伴随“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重大突破”等解读,吸引路过的师生驻足倾听。

    学校食堂、图书馆、宿舍楼的公告栏,被学生会宣传部紧急贴上《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的相关新闻剪报。

    标题用红笔圈出,很快会围拢起一群学生,有人轻声读内容,有人凑着头看报纸上的“名古屋会议”细节。

    他们眼睛泛红。

    教师办公室里,任课老师互相传阅刚收到的报纸,讨论“中国终于能正常参加奥运会了”。

    甚至在下午的课堂上,王水照都提了一句“今天有个好消息,国际奥委会承认了我们的合法席位,这对国家形象和体育发展都是大好事”。

    语气激昂!

    1979年的复旦讲师和学生,大多经历过“哔哔后期,对国家重返国际舞台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一时期,高校开放程度高,学生们积极建言献策。

    后世的人可能感觉不到。

    但在这个时代。

    从零到一的跨越让多少亲历者红了眼眶。

    祖国重新站上世界舞台,就是他们毕生的夙愿。

    许成军再这样的环境下,备受触动。

    他回首1979年这一年的经过。

    春潮奔涌,时光留痕。

    他提笔写下了一篇杂文。

    落笔生花。

    名字就叫《请回答1979》。

    “当风沉默着刮过黄土地的时候,它觉得厚重;它将转向,同时携来新息。过去的岁月已然尘封。我对于这尘封有大感怀,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激荡。

    尘封的岁月已然斑驳,我对于这斑驳有大感怀,因为我借此知道它非虚无。

    时代的土壤翻涌在神州上,不生旧垄,只长新苗,这是历史的抉择。

    春潮在地下奔涌,轰鸣;闸门一旦开启,将席卷一切陈疴,以及故垒,于是并且无可阻滞。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凝望,我将追行。

    天地有如此沉凝,我不能肆意且放歌。天地即不如此沉凝,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株新苗,在破与立,守与变,往昔与明朝之际,献于国与家,士与民,追梦者与观望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国与家,士与民,追梦者与观望者,我期待这新苗的蓬勃与葳蕤,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亲历,这实在比停滞更让人扼腕。风从南海来,掠过工厂的烟囱,掠过田野的新绿,掠过胡同里个体户亮起的第一盏灯。那灯影里,有返城知青攥紧的高考复习资料.

    1979年的钟摆,在“过去”与“未来”的缝隙间震颤。有人在旧厂房的阴影里徘徊,听着机器的轰鸣从震耳欲聋到渐次稀疏——国营厂的铁饭碗,磕出了市场经济的回响;有人在南方的滩涂上赤脚奔跑,让咸涩的海风灌满裤腿,那里将崛起新城,而此刻只有荒芜与拓荒者的脚印;有人在北大的课堂上,把“民主”“科学”的旧词念出了新意,窗外的白杨树叶,正簌簌抖落十年寒冬的积霜。

    这一年的每一粒尘埃,都在时代的洪流下颠簸。

    我们是尘埃,也是推涌洪流的水滴。当旧的秩序如冰层开裂,当新的希望似春芽破土,个人的蹉跎便成了时代壮阔的注脚。知青阿明在车间里.

    我们在1979年的路口张望,身后是十年哔哔的灰烬,身前是百废待兴的原野。野草曾在废墟上疯长,如今新苗要在沃土里扎根。

    这一年的沉默与呐喊,尘封与破立,都在叩问:我们将走向何方?

    而答案,就写在每一个人的脚步里,写在蛇口工业区的第一声炮响里,写在小岗村农民按下的红指印里,写在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的笑泪里。

    1979年,是时代的叩门声,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史诗。纵然有蹉跎,纵然有迷茫,但当春潮涌起,当新苗成林,我们终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听见属于这个时代的、壮阔而深情的回响。”

    写完这篇文章,他良久才回过神来。

    折上信封,准备邮寄给《安情报》专栏。

    现在的许成军已经不需要《安青报》带来的影响和收益。

    张主编月初还来信,表示专栏合约随时可以取消。

    许成军直接无视,人家在你最低谷的时候高看你一眼,你攀上高枝了把人家弃如敝履?

    没道理的!

    许成军把《请回答 1979》的手稿迭好时。

    来找许成军的苏曼舒目光先落在“请回答 1979”五个字上,脚步便顿住了,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这是你刚写的?”苏曼舒伸手轻轻碰了碰稿纸边缘,像是怕惊扰了字里行间的时代气息。

    许成军点头递过去,她便顺势坐在他旁边上,身子挨着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