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光在低处 (第2/3页)
他要看的不是涟漪,而是水下那些庞然大物被惊动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这,是在试探此地司法系统的反应阈值。
阿合买提的羊圈弥漫着一股羊膻味和腐烂草料混合的刺鼻气味。
死者已经被家属领走,现场只剩下警方拉起的警戒线和地面上一个人形的粉笔印记。
巴图和李响按照流程拍照、记录,动作娴熟,却也带着一丝应付差事的敷衍。
宋昭没有去打扰他们。
他绕着羊圈缓缓走动,像一头寻找猎物的孤狼,目光寸寸扫过地面。
最终,他的视线停留在羊圈东南角,一个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地方。
那里有一小片新土,明显比周围板结的土地松软,上面还有几个模糊的踩踏痕迹,似乎有人在这里处理过什么。
他蹲下身,从勘查包里取出一张小小的pH试纸,蘸了点矿泉水,轻轻按在新土上。
几秒钟后,试纸变成了浅蓝色。
“弱碱性。”他轻声自语。
李响闻声凑了过来,不解地问:“宋老师,这有什么问题吗?”
“这里的土壤,因为常年有牲畜粪便发酵,整体偏酸性。”宋昭指了指旁边正常的地面,“这块土,是外来的。”
说完,他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兵铲,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
巴图和李响交换了一个眼神,虽然不明白,但还是上前帮忙。
挖了不到半米深,铲尖传来一声清脆的磕碰声。
宋昭伸手进去,拨开泥土,一枚破损的注射器残骸出现在三人眼前。
针头已经断裂,但玻璃管内壁,附着着一层已经干涸的、近乎黑色的胶状物。
巴图的脸色变了:“这……难道是毒品?”
“不像。”程野将残骸装进证物袋,神情凝重,“毒贩不会用这么大剂量的注射器。”
返回支援中心的路上,车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巴T巴图和李响不再说话,只是时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着后座的程野。
那个“省里来的专家”,此刻在他们眼中,多了一层难以捉摸的神秘色彩。
宋昭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
他将证物袋里的胶状物刮取了微量样本,放进一台手持的微型光谱仪中。
光谱仪连接着他的加密手机,屏幕上一条条复杂的光谱曲线开始跳动、分析、比对。
几分钟后,结果生成。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混合成分:绵羊血液蛋白、枸橼酸钠抗凝剂……以及,微量人源HLA抗原片段。
这不是毒品,这是比毒品更黑暗的东西。
非法血液储备,为了满足某种特殊需求而存在的移动血库。
阿合买提老人,很可能不是死于醉酒,而是死于被强制抽血后的并发症,而那瓶酒,只是凶手用来掩盖真相的道具。
宋昭立刻用加密通讯器联系了远在京城的唐雨柔,声音压得极低:“雨柔,是我。启动‘回声计划’数据库,帮我比对一组生化标记,我马上发给你。重点关注与器官转运链相关的样本。”
挂断通讯,他几乎是无缝衔接地打开了警务内网的权限,开始调取整个喀什地区近半年的失踪人口记录。
很快,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规律浮现在他眼前:平均每个季度,都有不多不少,恰好十二名没有本地户籍的流动务工人员被报“自然死亡”,死因五花八门,但共同点是,他们的后事都由一家名为“魏氏慈善基金会”下属的殡仪服务公司统一处理,用的都是同一辆殡仪车。
十二,一个完美的数字,不多到引起警觉,却足以维持一条黑色产业链的稳定运转。
夜幕降临,办公室里只剩下程野一人。
他刚整理完今天的勘查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