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药柜里的暖意 (第2/3页)
水泡腿到深夜。刚穿好,小区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来:“小陈,我这降压药快吃完了,你帮我拿两盒”,她赶紧放下弹力袜,笑着扶张奶奶坐下:“您先歇会儿,我给您拿药,顺便帮您测测血压”,等张奶奶走后,她却对着效期表叹气 —— 降压药只剩 2 盒,厂家说要两天后才能补货,怕其他老人没药吃,只能在药店门口贴 “缺货通知”,心里满是焦虑。她的药店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粉色亲子连衣裙,是丈夫去年春天买的,标签上还贴着女儿写的便签:“妈妈,等你有空,我们去公园玩”;白色工作服内袋里,永远装着女儿的幼儿园接送卡,她怕自己忙得忘了接孩子,每次换班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眼。
扫文具店门口时,我捡过她扔掉的胖大海包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收入:药品销售额 900 元(提成 45 元);支出:早餐 6 元 + 午餐 12 元 = 18 元;给女儿买玩具听诊器(她上周说想要);补消肿贴(10 元);陪女儿玩过家家(今晚,一定)”。那天早上,她在文具店买了本儿童涂鸦本,说 “今晚要陪女儿画‘我们的药店’”,可最后还是因为深夜有人买应急止泻药,加班到晚上 9 点,涂鸦本最终没用到 —— 第二天她来买早餐时,眼底的红血丝藏都藏不住,却还笑着说 “明天,明天一定陪她”。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文具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她扫码的 “滴” 声与讲解用药的声音。晨光透过药店的窗户照进来,在她的工作清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她写在上面的药品编号。
二、药柜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小腿传来一阵胀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坐在陈欣的药店柜台后,手里还攥着那本工作清单,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动不停 —— 早上 7 点,丈夫发来的紧急消息:“欣欣,女儿今天幼儿园有亲子活动,主题是‘职业体验’,她非要你去当‘医生’,说要跟你一起给小朋友‘看病’,我今天要跑早高峰订单,实在走不开”;小区李阿姨发来的消息:“小陈,我家孙子凌晨发烧到 39.5℃,你药店开门了吗?我现在就过去买退烧药!”
窗外天刚亮,小区里只有清洁工在扫地,冷风吹进药店,带着消毒水的味道。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陈欣。
摸向小腿,昨天站了一天的胀痛还在,一按就像灌了铅;左手的玻璃杯倒在柜台上,胖大海茶洒了点在工作清单上;工作服内袋里,女儿的接送卡硌着胸口,卡面印着女儿的笑脸。柜台抽屉里,压着三份 “职业难题”:工作的 “服务要求”(红色标注 “8 点整理儿童退烧药柜;8 点半接待李阿姨(测体温 + 讲用药方法);14 点核对糖尿病药品效期;18 点盘点库存”);家庭的 “牵挂线索”(“女儿亲子活动:让丈夫录视频,晚上陪她补玩;给丈夫买护膝(25 元);陪女儿画涂鸦本(今晚,无论多晚)”);身体的 “警报信号”(“静脉曲张:穿弹力袜;腿肿:每小时坐 5 分钟;口干:喝胖大海水”)。
我摸向工作服口袋里的零钱,昨天卖药剩的 100 元,给母亲买了盒止咳药花了 30 元,还剩 70 元 —— 给丈夫买护膝要 25 元,给女儿买玩具听诊器要 30 元,剩下的 15 元留着应急,心里像压着块湿棉花,既担心李阿姨孙子的病情,又怕女儿因自己失约难过。
早上 7 点 40 分,我赶紧穿上弹力袜,整理儿童退烧药柜,把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按年龄段分类摆好,怕实习生拿错。刚整理完,李阿姨就抱着孙子冲进药店,孩子脸蛋通红,哭着喊 “奶奶,我难受”,我赶紧拿出体温计:“39.5℃,先吃这个退烧药,我教您怎么喂”,然后取药、贴标签,详细讲解 “间隔 4 小时才能吃第二次,别跟其他感冒药混着吃”,李阿姨感激地说 “幸好有你,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