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 铁路网大开发 (第3/3页)
担心,如此浩大的工程,会不会劳民伤财,重蹈秦始皇修长城的覆辙。
“陛下......”
徐达上前一步,躬身道:“修建铁路固然是好事,但十万民夫征调,恐会影响农时。”
“还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看了徐达一眼,知道他是担心民生。
他沉吟片刻:“天德所言极是。
传旨,凡参与铁路修建的民夫,每日给粮二斤、钱五十文,家中免徭役三年。
若有工匠技艺精湛者,破格提拔为百户、千户。
务必让百姓心甘情愿地参与,不可强征。”
徐达闻言,心中稍安,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朝廷有钱粮吗?
他不知道的是,留守高丽的分舰队,已经进驻倭国佐渡金山,开始抓捕倭人奴隶开矿。
用不了多久,便会有源源不断的金银输送回大明。
再加上经过现代金融专家对大明的金融改造,什么债券,赤字之类的手段层出不穷,绝对能支撑铁路线的修建。
至于粮食,那就更简单了。
安南逐渐稳定,反抗者尽数被杀,人一少,粮食就有富余。
红河三角洲又是产粮基地,只要撑到秋收,安南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大明。
除此之外,还有占城的湄公河三角洲。
这是一个比红河三角洲更为广阔的产粮基地,而且人口也比安南少。
再加上南阳其他藩国的粮食产量,在大明提出以军火换粮食政策后,这些藩国纷纷开启大拓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而大明只需付出老旧火铳的代价,就能源源不断换来南洋的粮食,简直不要太爽!
消息传到朝堂,大臣们炸开了锅。
有人赞朱元璋高瞻远瞩,称铁路是“万世之功”;
也有人忧心忡忡,说陈林是“妖言惑众”,铁条铺地会“坏了龙脉”。
但朱元璋心意已决,谁也不敢再反对。
很快,“铁路督造府”的牌子在应天府挂了起来,陈林带着现代工程专家,开始了从应天到北平的铁路勘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