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铸星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4章铸星 (第1/3页)

    收割者舰队撤出太阳系后的第七天,火星穹顶内的空气依然紧绷。

    小满站在控制台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台面,频率与铀蓬网络传来的能量波动完全同步。

    “他们还在柯伊伯带外围徘徊。”技术员调整着深空探测器的参数,“像是在观望。”

    何雨柱的意识连接比往常更加清晰,仿佛铀蓬网络在危机后增强了通讯能力:“地球方面已经开始行动。各国同意成立太阳系联合防御委员会,第一项决议就是升级防御体系。”

    小满望向穹顶外。火星的红色土壤上,铀蓬丛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新生的枝干呈现出金属光泽,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我们需要一个信号,”她通过意识网络发送信息,“一个向全宇宙宣告我们立场的信号。”

    这个想法得到了铀蓬网络的积极响应。在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里,整个太阳系的铀蓬节点开始协调运作。在地球上,何雨柱带领工人们改造旧的工业设施;在火星,小满指挥基地人员调整能源输出。

    最终方案令人震撼:利用太阳作为能源,通过分布在太阳系各处的铀蓬节点,构造一个巨大的能量透镜。当它完成时,整个太阳系都会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芒中,向宇宙宣告这里是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文明。

    “这需要精确的协调,”沃森总工程师查看设计图时感叹,“任何一个节点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关键的节点设置在水星轨道,那里的铀蓬节点必须承受极高的温度。小李主动请缨,他半透明的身体似乎对极端环境有特殊的适应能力。

    “我能感觉到铀蓬网络的意志,”他在出发前告诉小满,“它想要这个信号,不仅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连接。”

    当小李乘坐的飞船驶向水星时,地球方面传来了好消息。何雨柱成功整合了全球的工业产能,古老的轧钢厂再次轰鸣,这一次不是为了生产钢铁,而是为了铸造星系的未来。

    “看看这个,”何雨柱通过意识连接分享了一段影像:在华北平原上,数以万计的工人正在安装特制的能量导管,它们将连接地球上的每一个铀蓬节点,“就像当年我们建设工厂一样,只是这次的车间是整个太阳系。”

    小满被这景象深深打动。她看到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