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品啖味官》  唐厨阿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七品啖味官》 (第1/2页)

    《七品啖味官》

    圣旨到那日,长安正在下雨。

    没有仙乐缭绕,没有祥云铺道,只有一个蓑衣老农模样的使者,踩着泥泞走进永恒厨房。他从怀中取出不是黄绢,而是一把沾着泥土的九穗禾。

    “玉帝口谕。”老农的声音带着雨水的湿润,“阿蛮净味有功,封人间灶神,秩七品,号啖味官。赐九穗禾以育良种,五色土以载厚味,三昧火以传永灶。准永驻人间,不入仙班。”

    厨房内外跪倒一片,唯有阿蛮仍在揉面。面团在她手中一起一伏,如呼吸般自然。

    “代我谢过玉帝。”她捏下一小块面递给使者,“新麦蒸的馒头,尝尝。”

    使者郑重接过,咀嚼时眼中泛起泪光:“三百年了...又尝到麦子本来的甜味。”

    这便是天庭与人间最质朴的封神仪式。

    地祠·石灶承愿

    百姓欲为阿蛮立庙,她摇头拒之。众人便在终南山口寻得一处清泉,垒石为灶,采藤为帘,取名“味庐”。没有金身塑像,只设:一口陶灶——永不熄火;一个净瓶——每日换泉;一座味训碑——刻着“至味即本味”。

    奇怪的是,凡在味庐前诚心祈愿的灶户,回家后火苗总特别旺;偷奸耍滑的,锅底会莫名发霉。人们说:“阿蛮娘娘尝着灰呢!”

    神职·啖味巡灶

    阿蛮的神职很特别:每日清晨尝百家灶头灰,通过灰烬辨火功、知用心;午间品市集食材,指尖一触便知是否违时;傍晚立街口闻万家炊烟,烟色不正必登门查看。

    最妙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