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高端难,难于上青天!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48章 高端难,难于上青天! (第2/3页)

除了动力系统之外,还有很多核心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作为大沙发的座椅问题。

    您要求前排双座都要标配座椅按摩和座椅通风,后排双座给通风配置,这一项的成本开支,恐怕有些过高了。

    目前国内供应厂商的通风按摩座椅,采购价格大致在6000元/套,但噪音和舒适设计上,较之合资厂商差距很大,没有用户数据积累和人体工学研究,风扇噪音大,很难达到您所说的舒适要求。

    如果采购合资厂座椅,那每套座椅的成本要干到8000元以上。

    咱们是否可以在主驾标配座椅通风按摩,其他座位按照标准座椅配置,只给加热,这样成本还能省一大截?”

    产品经理曾岱岩苦笑着说道。

    说实话。

    许易不光搞得动力研发部门压力很大。

    就连市场部产品规划这边的高管压力也很大。

    简直就是个“人形压力怪”!!

    您自己听听这配置靠谱么?

    一台车,两套按摩通风加热座椅、四套通风加热座椅。

    光整车座椅采购成本就干掉了三万。

    单个座椅的成本超过六千。

    ……

    很多人以为,座椅通风不就是在座椅里安几个风扇嘛?

    纯粹是汽车厂商乱抬价。

    但实际上。

    “座椅通风”这个配置,在早期是很昂贵的。

    高端的燃油车,光选装座椅通风就要花五六千,如果加上按摩功能,起码要花到八千。

    这主要是因为,座椅通风的核心组件目前都不能国产。

    其中的“风扇、按摩模块、ECU”全都要依赖进口,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

    ——风扇要用进口的“低噪音离心式风扇”。

    ——按摩模块要用进口的“气囊式组件”。

    ——座椅ECU控制单元,要采用合资厂商才有匹配的“自适应算法”。

    还有其他的风道材料,都得进口。

    ……

    合资品牌车企,本身带有高溢价。

    无论是销量还是配置都支撑得起这种座椅。

    但国产车就不行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

    国内自主车企三十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年销量才在1—2万台徘徊,占到整个市场的5%左右。

    大多座椅都要走合资采购。

    所以说许易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计划。

    光是在第一项“沙发”上,就卡住了。

    因为行业的现状是——

    涉及到三十万以上汽车的核心配置。

    哪怕是座椅组件,国内都是没有自主生产能力的。

    这就很尴尬了。

    为什么现在行业内的国产车,几乎和“高端”绝缘?

    因为但凡涉及到“高端”这两个字的配置与技术,国产车企都不能自主生产。

    一个小小的通风座椅,都出现了很严重的“卡脖子”现象。

    而三十万这个级别,还只是高端的入门级别。

    再往上还有五十万、七十万、百万级、数百万级……

    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想都不敢想的级别。

    ……

    在众人纠结的目光下。

    许易也点点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走合资厂采购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令人难以接受。

    既然这样——咱们自研不就得了!!”

    话音一落。

    全场瞠目结舌!

    许易继续道:“这笔账很好算,如果咱们的下台高端家用SUV,年销量达到五万台,那么座椅研发的投入就能回本了,超出这个范围,只会血赚。”

    其实。

    放在当下的阶段,自研座椅确实非常不划算,比采购投入更大,高端车又卖不上量。

    可如果换思路想,将来国产普遍十五万到二十万的车型,都搭载了座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