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你们的“课本”,从何而来? (第2/3页)
林晓灵的声音继续响起。
这一次,全息模型的外围,浮现出了成千上万个代表着不同威胁目标的红色数据点,以及一个代表着整个蓝星的、被无数轨道线包裹的巨大模型。
“‘河图’系统,能够实时接入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公开数据源,并结合我们内部的数据库,进行每秒超过百亿亿次的战场态势推演……”
她一边说,一边调出了一系列更为复杂、充满了海量数据流的底层设计图。那些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代码瀑布,和如同星图般深邃的逻辑架构图,开始围绕着主模型高速旋转。
林晓灵开始详细阐述其中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
从“量子纠缠通信的加密信道搭建”,到“基于强人工智能的威胁等级自主判断”,再到“模块化武器平台的毫秒级热切换”。
她的讲述清晰、流畅,每一个技术名词都精准无比。那份超越了年龄的自信与严谨,让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知识朝圣氛围之中。
评委席上的专家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激动地在自己的终端上飞速记录着什么。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全新技术纪元的开端。
而那些将领们,虽然不完全懂那些复杂的细节,但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套系统所蕴含的、无可匹敌的未来力量。
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万里之外的绝对掌控力,是每一个军事指挥官毕生的终极梦想。
“等一下。”
一个沉稳的声音,突然抬手,打断了林晓灵的讲述。
是那位上将。
他的动作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命令,让全场流淌的数据和光影都为之一滞。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越过了林晓灵,越过了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能量光流,死死地钉在了全息模型中一个毫不起眼的、模拟的反制系统模块上。
那个模块,正在模拟如何精准地瘫痪掉一片由数百颗卫星组成的网络。
“这个模块的设计,明显是针对米国最新一代的‘X-37B’空天战机和‘星链’低轨饱和攻击体系。”
上将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每一个字都狠狠地敲击在所有人的心脏上。
“我想知道的是,”他顿了顿,视线缓缓地从模型移到了林晓灵的脸上,“你们是如何得知这些连我们都还在初步研究阶段的、对方的绝密武器参数的?”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了下来。
现场的气氛,瞬间从对未来科技的震撼,转变成了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极度紧张。
这已经不仅仅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