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解铃系铃  异界之恋,犟种雄主和他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章 解铃系铃 (第2/3页)

思不语,像是颇为作难的样子,便知他此时定是在头脑中,勾勒自己的华胥梦幻。却又觉得说出来不妥。李治不禁一笑,提起案几上的银色酒器,为自己和嬴政面前的三足酒爵中,又添了些浓郁的剑南贡酒,下意识地转了话道:“政兄的遗憾,便是没有取得儒生们的支持,我说得可对?”

    果然啊,皇帝的心思,最瞒不过的就是皇帝了!“你…”

    嬴政感激地看着面前这位,与自己同样有着雄才大略的后辈同行,亦是兄弟好友。他善解人意地颔首微笑道:“的确如此!”

    “你已然对他等足够尊重,容忍了。若换做心胸狭窄些的皇帝,估计他们的九族就都别想活了。你做了你该做的,亦无遗憾了!”

    嬴政举起酒樽,朝李治感激地一笑道:“谢谢你子善。”

    李治亦举起酒樽,放低了与他相碰,以表示尊重。

    待两人酒到杯干时,李治瞄了一瞬,堆在旁边的书堆,忽然一笑道:“政兄之所以将那些史册给我带来,劝我再看一遍,是想解铃须得系铃人,希望解除法术后我从中看到,可以理解曦月的内容吧?”

    话,虽是问,却说得极为肯定。嬴政含笑,点了点头。

    李治感激道:“政兄还是一如既往得这般自信,亦相信我。可以说,你和子通都在我与曦月(武姮)的事帮的忙,都可谓用心良苦了。”

    嬴政笑道:“我等皆为帝王,相隔千年百年。能在这里相遇,乃缘分所致,更是上天恩赐。相互之间可以诚心相待,便是珍惜缘分了。”

    李治深以为然地微笑颔首。

    继而,两人又就历代施政对错,得失畅谈了许多,一直到子时方才尽兴离席,李治亲自带着众人将嬴政送上车辇,目送而去。

    嬴政离开当晚,李治开始阅览他今日送来的这些典籍,史册,除了日常生活必备之事,以及雷打不动的习武练剑,跑马骑射外,一天大半时辰都埋在了书堆里,十几卷不同史书他就看了近半个月。

    不疾不徐,平心静气,倒是也参透了其中记载与评论之间的关系。正如他对嬴政说的,资治通鉴,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唐会要中,的确有被后世篡改的痕迹,比如记载李义府的一段,资治通鉴前面说,李义府是仗着他的宠爱贪腐堕落,任人唯亲。然,后面却又说,李义府仗着曦月的势力,都敢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李义府恃宠生娇不假,贪腐受贿,仗势娶女囚犯也是真。然,以他这当事人所知,李义府之所以支持曦月当皇后,不如说是支持他夺权,走到帝国的中心。是他的功臣与曦月半毛钱关系都不占。

    曦月也从不曾主动干政,更不会结交外臣。若她很早就有了外朝势力,几十年的积累,何至于在朕死后,杀了那么多朝臣登上皇位?

    再说,记载这段的笔者,将朕置于何地?死人,还是傀儡?

    是以,很明显,前面记载是对的,是前人手笔。后面明显就是加进去的,却又忘了删除,或者说,无法删除,继而留给后世以自相矛盾的印象不知该信哪一个,或者他们是想让后人自己辨别吧。

    还有,就曦月外甥女之死,各个史书中所记也是前后矛盾错露百出,一会说,是在宫里毒死的。一会儿又说是回武府省亲时毒死的,就连毒死的时间都不一而足。更可笑至极,连起码的常理都是违背的。

    既然曦月要秘密处死情敌,不让朕知晓是她干的,那么完全可以暗杀,栽赃到其他妃嫔身上,犯不着栽赃到与贺兰氏无半分利益冲突的武氏兄弟身上。更不可能,在家宴上下毒,当朕面害死她!

    曦月也不是这种人啊!

    正过来想,曦月是皇后,有着处置内外命妇的权力。即使嫉妒贺兰氏得宠,吃醋,又劝不动朕放弃册封妃嫔的决定,便可以不敬皇后,以下犯上的罪名处死贺兰氏。妃嫔争宠的拙劣伎俩,曦月不屑于此!

    司马光记载此事含含糊糊,算是还有些起码的良知,说是大概如此。然后面又说,朕因此受制于皇后,可就自相矛盾,不像是一人的手笔了。若是他后来加进去的,前面又为何含糊其辞,不直接涂黑呢?

    虽不知何人所为,然李治却能看出,此人编造这段故事的用心。一则可以借此“记载”诬陷曦月狠毒,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就有谋篡之心。再则,可以辱骂朕好色不顾人伦,受制于皇后连情人都保不住。

    真是,这心思,这文笔够狠毒的,一下子就骂了两个人。

    不,三个人。可以说是诬陷了三个人,朕,曦月,司马光等!

    李治见到,这些“史册”中诬陷他不顾人伦的记载,不止只有说他好色,娶庶母,连大姨姐和外甥女都不放过,母女通吃。

    竟还有新城公主之事,移花接木,隐晦将齐襄公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