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玉坠微光映稚眸 (第1/3页)
庄园的晨露总比别处浓些。天刚蒙蒙亮,药田边的青石小径就洇着湿漉漉的潮气,黄玉卿提着竹篮走在上面,鞋底沾了层薄薄的露水,凉丝丝地渗进袜底,倒让她昏沉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昨夜没睡好。靖王之死的消息像颗小石子,在她心底漾开圈浅纹,虽不汹涌,却总让她想起些陈年旧事 —— 想起当年京中靖王府的繁华,想起他派人绑架她时的疯狂,想起萧劲衍摔碎密信时眼底的寒芒。人老了,就容易念旧,哪怕是仇敌的旧事,也能咂摸出几分岁月的凉味。
“奶奶!”
清脆的喊声从院门口传来,萧清和穿着件水绿色的小袄,像只小雀儿似的蹦进来,手里还攥着个刚从树上摘的野柿子,果皮上沾着绒毛,“您看!我在园子里找着的,甜着呢!”
黄玉卿停下脚步,看着小姑娘跑到跟前,小脸红扑扑的,额角还沾着汗。她伸手替清和擦了擦汗,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皮肤,心里那点凉味竟散了些:“慢些跑,当心摔着。这柿子还没熟透,得放两天才能吃。”
“哦。” 萧清和听话地把柿子放进竹篮,目光又落在药田中央那株明心草上。经过几日灵泉气息的滋养,这草的叶缘已泛出淡淡的银辉,像裹了层薄霜,在晨露里愈发显眼。小姑娘蹲下身,手指轻轻碰了碰叶片,小声道:“奶奶,它又亮了些,比昨天好看多了。”
黄玉卿蹲在她身边,看着孩子专注的侧脸。清和的指尖刚碰到叶片,那银辉竟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回应。她心里微动 —— 这明心草沾的是空间灵泉的气息,寻常人连银辉都看不见,清和不仅能看见,还能引动它的微光,这绝不是巧合。
“清和喜欢这草吗?” 黄玉卿轻声问。
“喜欢!” 萧清和用力点头,“它暖暖的,摸上去不像别的草那么凉。就像…… 就像奶奶您戴的玉坠子。”
话音刚落,黄玉卿衣襟里的玉佩忽然轻轻发热。她下意识地按住玉佩,那点暖意又很快散去,只留下淡淡的余温。她看着清和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想起念北小时候 —— 念北三岁时,也曾指着她的玉佩说 “里面有光”,只是后来长大些,那感知竟慢慢淡了。而清和,似乎比念北当年更敏锐。
“奶奶,我能摸摸您的玉坠子吗?” 萧清和仰起头,眼神里满是期待。
黄玉卿犹豫了一瞬。这玉佩是空间的钥匙,从未让外人碰过,可看着孩子纯净的眼神,她终究还是解下玉佩,放在清和的小手里。玉佩刚碰到清和的掌心,就泛起一层极淡的莹光,像月光洒在玉上,柔和得不像话。
“哇!” 萧清和眼睛瞪得圆圆的,“它亮了!暖暖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黄玉卿的心猛地一跳。她戴了这玉佩几十年,只有动用空间时它才会发光,从未像这样,被一个孩子一碰就亮。她刚想开口问些什么,院外忽然传来管家急促的脚步声。
“老爷,夫人!” 管家手里攥着封火漆封口的信,神色有些慌张,“西域急信,是明轩世子派人连夜送来的!”
萧劲衍这时刚从屋里出来,听见 “西域急信” 四个字,脚步顿了顿。他快步走过来,接过信,指尖用力挑开火漆,抽出里面的信纸。晨光里,他的眉头一点点皱起来,原本平和的眼神也沉了下去。
“怎么了?” 黄玉卿站起身,心里掠过一丝不安。昨天还说只是商队遇袭,怎么会突然来急信?
萧劲衍把信纸递给她,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明轩查到了,不是马匪,是罗刹国的残余势力。他们在楼兰城外设伏,不仅烧了货物,还带走了三个冶铁工匠 —— 那三个工匠,是去年刚从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