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6章 盛长柏自请外放,紫宸殿封赏 (第2/3页)

放在海朝云身上。

    “此行有朝云相伴,风雨同舟,我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海朝云闻言,眼中擒着一抹笑意。

    王若弗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大多数人家儿郎外任,正妻都是留守在家中负责教养子女,侍奉公婆,替自己官人尽好孝道。

    哪有像他这样,不等母亲发话,就主动带着妻子外任!

    正当王若弗准备开口时,只见盛长柏又拱手道:“祖母,孙儿有一事相托。”

    “全哥儿年幼,西北路途遥远,实在不宜随行。”

    “孙儿想将他送来寿安堂,劳祖母多加看顾。”

    海朝云也跟着站起身,向老太太恭谨行礼。

    她虽心有不舍,可盛家上下,唯有把全哥儿托付给老太太才算安心。

    至于王若弗,只需瞧瞧如兰被她教养出的性子便可得知,很不靠谱。

    “你……!”王若弗龇牙咧嘴的看着盛长柏。

    带海氏一块走便罢,全哥儿竟也不托付给自己这个嫡亲祖母照料!

    盛纮见状,眯起眼睛,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这般安排倒也不错,你二人内外相协,各司其职,甚好啊!”

    “就是母亲得辛劳些了。”

    老太太搁下茶盏,缓声道:“全哥儿乖巧听话,又有大娘子可从旁协助,我不过略加看顾,何谈辛劳。”

    见他们就这样把事情给定下来了。

    王若弗张了张嘴巴,脸色复杂,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从寿安堂离开后,葳蕤轩内,王若弗满腹委屈。

    “果真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柏儿这兔崽子现在是半点没把我放在眼里。”

    “偏现在卫氏还得了个有军功的弟弟,只怕会一天比一天不好拿捏。”

    现在整个王家,除了王老太师配享太庙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其他拿得出手的殊荣。

    王世平升任京官一事,虽有苗头,但还不曾得到确切的消息。

    刘妈妈立在旁边,轻叹一声,宽慰道:“大娘子又在胡思乱想了。”

    “二哥儿外任后有海大娘子这般稳重周全的人在旁照料,岂不比独自赴任更让人放心。”

    “妾室终究是妾室,卫家就算立下泼天大功,也断不敢越到大娘子您的前头去。”

    “大娘子只管稳坐家中。”

    王若弗扭头看她一眼,只觉心乱如麻。

    与此同时,寿安堂东侧厢房内。

    卫恕意挽着明兰的手,满眼希冀。

    “等你舅舅回来,你们姐弟二人的前程就更有倚仗了。”

    明兰乖巧点头。

    相比起自己,她更替卫恕意高兴,将来在盛家,再没人敢低看自己小娘一眼。

    ——

    嘉佑八年,二月初,赵祯本欲亲临城楼,迎接赵晗与王师凯旋。

    可今日晨起后,突感圣体不适,只得由韩章、申时其等朝中重臣代他前去迎侯。

    紫宸殿内,朱紫交错,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列于两侧,神色庄重。

    临近午时,赵晗、张辅、顾廷烨等人迈着沉稳的步伐,在百官的注视中,缓步来到殿内。

    “儿臣幸不辱命,平复西夏,今日还朝,拜见父皇!”

    “臣张辅、徐平远、卫凌……拜见官家!”

    一行人齐齐躬身行礼。

    赵祯强撑着一口气,面露欣慰的笑意,摆摆道:“诸位卿家快快平身,尔等深入西北,拓土万里,这般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早在大军出征前,朕就有言,凡立功将士,必当厚赏!”

    “今日尔等凯旋,吏部与兵部早在数日前,就已备好封赏名册。”

    文官队列中,盛纮微微凝眸,不动声色的看向徐平远和卫凌二人。

    卫凌察觉到他的目光后,当即挺直腰杆,咬了咬后槽牙。

    另有几名大臣小声议论着,如今殿内立功的将士们,大都由赵晗一手提拔。

    有这般能征善战的班底在侧,难不成我朝将来要出一个扬威四海,拓土万里的武帝?

    约摸一盏茶时辰后,一名绯袍内侍手持诏书,立于众人身前,朗声道:

    “门下,制曰:

    英国公张辅世笃忠贞,器资雄毅,屡建奇勋,今特赐世袭罔替之荣,爵禄代代相承,另赐锦缎百匹,良田千亩,以彰其功!

    望尔继续辅佐社稷,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