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展骨成纸,堆山成塔,评委还饿着,你丫...(5K第一更) (第2/3页)
“不知道,我从来没做过完全不带肉的软骨.”
“你这让我想到一个画面,十斤精肉、十斤肥肉,最后再切十斤寸金软骨,均需细细剁作臊子。要是当年镇关西有夏鸣这手艺,也不至于被打死了。”
“别闹,他就是能切,也得有这么多猪给他切,你看夏鸣这半扇猪的软骨,加起来哪能有半斤,更别提寸金软骨了。”
“等等,别说什么鲁智深了,夏鸣他.又下刀了!”
只见比赛场内
夏鸣拿过已经塑好形的「肋排软骨(猪脆骨)」,用「血混」刀开始进行施展平刀刀工。
「平刀」,本是华夏料理刀工里最基础的技法之一。
其操作较为简单:将食材平稳地放在案板上,刀刃与食材保持平行,然后从一侧将其片成薄片。
但这基础技法下,还有两个进阶分支,一个是常用的「滚刀」,一个是难度更高的「贯连薄批」。
「滚刀」常用场景是蔬果去皮,只要将圆柱形的果蔬找好角度,用刀轻轻一推一滚,外皮即可完美削下,与「平刀」一样,属于基础刀工。
而「贯连薄批」,又称「旋片」,主要使用方法是在使用「平刀法」的基础上,一边下刀,一边滚动食材,以保证食材可以被切成薄可透光的纸片。
此技法「日出之岛」名为「桂剥(桂削)」,但和华夏的片刀走天下不同,「日出之岛」的「桂剥(桂削)」之法,需要使用专门打造的刀具,并且,只能制作蔬菜。
我国「贯连薄批」属于「中阶技巧」,在「日出之岛」的考核中,常作为「高阶造型刀艺考核」内容。
且两国使用场景不同,「日出之岛」的「桂剥(桂削)」常用于「怀石料理」与「高端日料」的摆盘装饰,常围成花形态。
华夏的「贯连薄批」则是用途更广泛一些,可做「极限切丝」的预备工作,也可做「镂空食雕」的前置操作。
但无论是哪种手法,都需要食材必须拥有,肉质紧密且纤维细腻的特点。
因为只有符合这个要求,才能具备足够硬度支撑刀刃连续推进,并且不会因纤维过粗导致切片边缘粗糙。
很明显,软骨并不符合这些特点
看到夏鸣稳稳的将手中的「肋排软骨(猪脆骨)」处理成了薄可透光的软骨长条薄片,台上七位评委直接沉默了。
他们非常明白,自己就算拿到了那块猪软骨,也十有八九做不到这种刀工。
毕竟「韧性结缔组织」和蔬菜里面的「纤维组织」压根没有可比性,前者除非0失误,不然决计不可能处理成薄纸。
半晌,卫言默默笑了。
“呵呵,至臻级刀工?至臻级刀工也不学这个啊!要我说,就这一手刀工技艺,可以直接上「世界纪录」了吧!”
隋戊佰默默点了点头。
他做厨师这么多年,没见过今天这么离谱的事情,取软骨也就罢了,这薄如纸张的软骨,他可以打赌他师傅都没见过。
既然连工序都没见过,那也就不用说这道料理本身了.
边上的喻方梅思索了良久,最终抬头望向一旁的茅先争。
“老茅,你古籍看的比我多,可见过其中有类似的菜谱吗?”
茅先争思考再三后,缓缓开口。
“古宋《山家清供》中有一道料理,名为「拨霞供」,也就是涮兔肉。”
“其记载为「薄批、酒酱渍、风炉涮」”
“也就是兔肉需“批成蝉翼薄片”,在汤中摆浪涮熟,宛如风翻晚霞。”
“古元《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载过一道料理叫「青虾卷爨」,也就是片虾。”
“其中记载,生青虾去头壳,留小尾。以小刀子薄批,自大头批至尾,肉连尾不要断.”
“我观这位叫夏鸣的选手,这手刀工,已与「青虾卷爨」无异.”
“但我一时也只能记起与刀工有关的记载,你让我找与猪软骨有关的东西,怕是也无能为力啊!”
谭知风此刻看着台下的夏鸣心里也是一阵感叹。
“难怪当时我招揽他时,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原来,在《一饭成名》时,他其实根本没有发挥真正的实力。”
“这是何等的天赋”
尹盛江则是在脑中快速将华夏现在还活着的「厨神」都过了一遍,他真的想不到,夏鸣究竟是师从的哪位.
“都已经成长成这样了,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
他发现,夏鸣在刀工上的造诣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嗯,顺便把他也一起超越了。
虽然「刀工」并非厨师料理的全部,但就凭这一手软骨处理,只要夏鸣不端一团**上来,那朱悟能就已经没有一点机会了。
毕竟能切「宝塔肉」的厨师易找,但这种能处理「软骨」的厨师却是打了灯笼都难寻。
他都可以想象,夏鸣这道料理如果最终真的能完美呈现,那下一版的「至臻级刀工」网络教材中,必有这道料理的一席之地。
想到这,尹盛江叹了口气。
“记得上次「至臻级刀工」教材扩充,还是十几年前,夏一天切出「万丝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