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别让他们看书 (第1/3页)
城西殡仪馆的冷藏运输车散发着消毒水和死亡混合的、一种近乎于甜腻的冰冷气息。
沈默蜷缩在角落,金属车厢的寒意透过薄薄的衣衫渗入骨髓,但他毫不在意。
怀中的密封罐沉甸甸的,那是阿彩最后的存在证明;掌心里的染血玻璃棱角尖锐,仿佛仍残留着生命消逝时的惊悸。
他紧闭双眼,脑海中却清晰地浮现出父亲的身影。
那个一辈子都在和尸体打交道的老法医,总是在结束解剖后,一丝不苟地为死者盖上洁白的尸布。
父亲说:“验完尸,要给死者盖好白布。这既是尊重,也是界限。我们的故事讲完了,他们的故事也该结束了。”
界限……结束……
一道电光石火般的念头劈开沈默脑中的混沌。
他猛然睁眼,瞳孔在黑暗中剧烈收缩。
他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残响之所以能像病毒一样扩散、激活,不是因为信息本身有多么特殊,而是因为这些信息所代表的“故事”没有被讲完!
每一块玻璃、每一段胶卷、每一份档案,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叙述,一个没有盖上棺材板的死者,它们的灵魂在世间游荡,渴望一个结局。
而“盖布”这个动作,在人类社会中演化了千百年,其本质早已超越了物理遮盖,它是一种宣告,一种仪式,是强行在未尽的叙述上画下**,宣告“一切到此为止”。
他不再需要传递信息,他需要主动“封存”信息。
沈默拧开密封罐,一股混合着霉变组织液和排泄物提取物的复杂气味瞬间涌出。
他没有丝毫犹豫,从随身的急救包里取出一块全新的无菌纱布,小心翼翼地将其完全浸入那粘稠的液体中。
纱布迅速被染成了污浊的暗黄色,仿佛一块从坟墓深处掘出的裹尸布。
他将其命名为“污染型覆盖物”——以阿彩的残骸为引,以一个已逝生命的终结为墨,去书写其他所有秘密的结局。
从现在起,他要让每一个证据点,都变成一本“已闭合的案卷”。
几乎在同一时刻,苏晚萤正混在一支夜间巡检队伍里,穿行在市政档案馆迷宫般的走廊中。
她肩上扛着一个沉重的工具箱,里面装着一台早已报废的旧式胶片相机。
她以检修线路为名,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馆内每一处角落。
所有的电子显示屏,无论大小,都在以肉眼难以察及的频率自动刷新着几个搜索关键词:“SM”、“逆十字”、“闭眼符号”。
残响在这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监控网络,贪婪地搜寻着任何可能与它相关的痕迹。
苏晚萤在一个偏僻的档案架前停下,假装检查顶部的传感器。
趁着同事的注意力被另一头的警报吸引,她迅速从工具箱里取出那台相机,精准地塞进一本厚重的《城市年鉴》的书页夹层中。
随即,她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块蜂蜡,用随身携带的便携烙铁将其融化,仔仔细细地封合了书脊的缝隙。
这是她修复古籍时从祖母那里学来的“时间锚定”手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