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断电 (第1/3页)
那串数字像一枚烧红的烙印,瞬间烫进沈默的视网膜。
两次,只有两次机会。
他没有时间去验证碎片的真伪,也没有资格去赌那个未知的“1”代表着什么。
他必须立刻从“残响”系统的视野里消失。
他迅速脱下外套,从储物柜最深处拖出一个沉重的铅箱。
箱盖开启时发出的“吱嘎”声在空旷的尸检房里显得格外刺耳。
里面是一件布满划痕的旧式铅衣,是他刚入行时尸检放射性污染遗体用的装备,早已被淘汰。
他费力地将其套在身上,冰冷而沉重的金属质感瞬间压迫着他的胸腔,让他呼吸一滞。
但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盘LQT7录音带从口袋里取出,用一层薄薄的油纸包裹,紧紧塞入胸口内衣的夹层,再用铅衣的重量将其压实。
父亲那沙哑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记住,小子,最危险的不是信号强,而是信号稳。”残响系统的追踪原理,他推测,是基于一种他无法理解的高频语义波段,它能精准捕捉到人类清醒思考时稳定而复杂的脑电活动。
但反过来说,一种持续、微弱、且毫无逻辑的生物电信号,反而极有可能被庞大的数据流误判为无意义的环境噪声。
他闭上眼睛,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他放缓呼吸,从每分钟十八次降到十二次,再到八次。
胸口的起伏变得微不可察,仿佛一潭静止的死水。
紧接着,他开始调整心率,感受着每一次心跳的间隔被逐渐拉长,血液流速减缓,四肢末端传来轻微的麻木感。
当腕表上的读数稳定在五十次以下时,他将舌尖轻轻抵住上颚,对神经施加微弱的物理压力。
这是法医学中判断深度睡眠或植物人状态的体征之一,能够有效抑制大脑皮层的活跃度。
他像一尊石化的雕像,静立在尸检台旁。
几秒钟后,他冒险抬起手腕,去看袖口那块染血的玻璃碎片。
奇迹发生了。
那个由无数微小粒子构成的“断电开关”符号,那只仿佛时刻准备按下、切断他与世界联系的幽灵之手,停止了令人不安的蠕动。
它的光芒黯淡下去,粒子结构也随之凝固,仿佛一只冬眠的昆虫,沉沉地睡入了玻璃的深处。
他成功了。他将自己伪装成了一件“无用”的背景物件。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苏晚萤的身影如鬼魅般滑入市立广播电台废弃的地下控制室。
空气中弥漫着尘埃与金属锈蚀混合的特殊气味,像是一段被遗忘时光的味道。
她手中的老旧收音机外壳冰凉,但她能感觉到,里面那张X光胶片正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存在感”。
她的目光扫过布满灰尘的控制台,最终定格在墙上一面古董挂钟上。
指针永远地停在了三点十七分。
这个数字让她心头一紧——这正是小舟在梦境中用手语比出的最后一个时间。
这不是巧合,这是一个坐标,一个时间与空间交汇的锚点。
她没有去尝试修复任何设备。
她从背包里取出一支银漆笔,拔开笔帽,笔尖在冰冷的控制台金属表面上游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