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时不我待  草芥称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44章 时不我待 (第3/3页)

    “掌柜的,多谢好意了,我这人性子闷……”

    他的声音不大,像蚊子哼哼:“我喜静,就不去了吧?”

    掌柜正忙着招呼其他客人,根本没听清他在嘟囔什么,只是兴奋地一拍他的肩膀:“走,外边热闹!”

    外边确实热闹,前院已经燃起了一堆篝火,红焰舔着粗壮的柴薪,噼啪声里溅出了火星子。

    客人们围坐成圈,有穿劲服的壮汉,有戴方巾的商人,还有两个背着琴囊的戏子,此刻都卸了平日的拘谨,热热闹闹地互相道着“过年好”。

    正前方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说话人”正拍着醒木说《三国》。

    他讲的是陈寿《三国志》里的片段,和后世的演义大不相同,精彩程度自然不如,可这个年代听来,倒也别有滋味。

    罗湄儿没束胸,穿男装便显得肩窄腰细,格外不自在。

    趁着众人都盯着说话人的空当,她便悄悄溜到了角落里。

    那儿也摆着一张方桌,客栈备了瓜子,客人们也把自带的糕饼、肉干摆了上去。

    只是这个位置不方便看人表演,大家都挤到了前边去。

    罗湄儿刚坐下,就见对面房的年轻人也溜了过来。

    那人在她旁边的板凳上轻轻坐下,长长地舒一口气,显然对这清静角落十分满意。

    随即,两人目光一对,都有些讪讪然。

    罗湄儿抿了抿唇,干笑道:“天寒,喝口茶暖暖?”

    “哦,哦哦!好。”

    年轻人愣了愣,看着桌上的粗瓷茶壶才反应过来,忙不迭提壶给她斟了一杯,双手捧着递过来:“你请。”

    说完他就把茶壶放下了,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眼睛不自然地瞟向篝火那边,一副“你别和我说话”的模样。

    这人怎么比个大姑娘还要腼腆?

    罗湄儿心中好笑,便拱了拱手,道:“在下罗梅,梅花的梅。

    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鄙姓赵,名楚生,从晋地来。”

    那人见她问话,无奈地回答,声音还是不大,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沿。

    “看来赵兄不喜欢热闹?”罗湄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禁皱了皱眉。

    是最粗的大叶茶,苦味重,茶韵浅,实在算不上好。

    赵楚生点点头,脸颊微微发红:“我这人木讷,不会与人应酬。你喝茶。”

    他又把茶杯往罗湄儿这边推了推,一副“你专心喝茶,别跟我说话”的架势。

    罗湄儿心中更是促狭,偏要逗他,便捧着茶杯暖手,笑问道:

    “大过年的还奔波在外,赵兄是来寻亲还是访友呀?”

    赵楚生刚放松的肩膀又绷紧了,盯着篝火处一个弹琵琶的胖汉,神情讷讷。

    “都不是……我……来寻一位同门,没见过面的。”

    “同门?”罗湄儿诧异地挑了挑眉。

    “哦,我们是同一位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

    赵楚生解释道:“到了我这一代,我是匠首总领。

    可同门们为了谋生散居于各地,联系越来越少。

    我这人不善经营,眼看着传承都要断了,实在是对不住祖师爷。

    我就想着寻个能言善辨、精于维护的同门。

    只要他答应,我这匠首总领让与他都成。”

    说完,他又看向篝火那边,虽然前边有根柱子挡着,他根本不看不见琵琶弹唱人。

    罗湄儿一见便心中了然,这个年轻人性情孤僻,寡而不群。

    这种性子,你让他总领一众同门,还真是难为了他。

    如果是在后世,两个字其实就能概括此人的性格:社恐。

    罗湄儿对篝火旁的琵琶弹唱没有兴趣,又不好扫了掌柜的兴致离开,就只能拉着他继续聊天。

    见他又刻意摆出一副“我在专心听人弹琵琶,你不要跟我说话了”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罗湄儿道道:“赵兄就不好奇,问问我为何除夕夜跑到上邽来么?”

    “啊?”

    赵楚生根本就没听琵琶,罗湄儿一说话,他立即就有了反应。

    赵楚生忙向她欠了欠身,歉然道:“是在下失礼了,那么不知罗小兄弟你为何奔波在外呢?”

    罗湄儿的指尖捏紧了茶杯:“赵兄你是寻亲访友。

    至于我么,则是寻仇来了。”

    “寻仇?”赵楚生大吃一惊:“小兄弟和人结仇了?”

    “不错!我本江南人氏,从未见过此人,更谈不上得罪他。”

    罗湄儿咬牙切齿地道:“偏生这无耻小人,到处散播我的谣言。

    他害得我丢尽面皮,在家乡都待不下去了。此番来天水,我就是要找他算账的。”

    赵楚生皱起眉,黝黑的脸上满是不赞同的神色。

    “小兄弟,谤人清誉固然可恨,但为此奔波千里,更不值得。

    纠偏当以义为基,而非以怨报怨啊。”

    “那依你赵兄的意思,我就该忍气吞声喽?”罗湄儿不悦地扬起眉。

    “不是不是!”

    赵楚生涨红了脸,急忙解释道:“小兄弟,你若用极端手段报复,岂非反而让世人觉得你真如谣言所说,这才恼羞成怒。

    小兄弟你不如搜集证据,当众揭穿他,既正了自己的名声,也让世人知其恶行,这才稳妥。”

    “稳妥?”

    罗湄儿嗤笑一声:“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我凭什么要为他的恶行耗神费力?

    对付这种小人,就得用小人的法子!

    我也不杀他,我也不骂他,我只割了他的舌头,断了他的双手,看他还能不能造我的谣!”

    “这……,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未免……太偏颇了。”

    赵楚生对她的态度很是不赞同,不禁连连摇头。

    “偏颇?我不杀他,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好吗?”

    赵楚生不以为然,眼前这小兄弟眉眼俊俏得像个大姑娘,可这性子太也……

    咦?倒有几分楚墨同门的影子。

    想到这里,赵楚生不禁苦笑起来。

    墨门中人正是因为理念分歧,这才一分为三。

    就连自家同门都说服不了彼此,似我这般口拙,又如何能说服得了外人?

    我果然……不配做钜子啊!

    我就该早早物色一个合适的同门,把这糟心的钜子之位让出去。

    赵楚生摇头苦笑道:“罢了罢了,这大过年的,咱们不说这些丧气话了。”

    罗湄儿见他这般模样,倒是被逗笑了。

    罗湄儿提起茶壶替他斟了杯茶,递过去道:“算你识相。

    对了,你那同门叫什么名字呀?偌大的天水,好找么?”

    赵楚生连忙双手接过茶杯,信口答道:“好找,好找。

    我这同门名叫杨灿,住在一处叫做丰安庄的地方,在这一带颇有名气,好打听的很。”

    “咔!”

    罗湄儿的手正搭在茶壶上,茶壶突然碎了,一壶茶水满桌子流溢。

    赵楚生还以为这茶壶太过劣质,自己碎了,忙不迭避过身子,便左右张望,寻找抹布。

    罗湄儿佯作吃了一惊,赶紧把手收了回来,却似烫伤了似的握紧了拳头。

    杨灿,杨灿!

    你姓赵的嘴巴笨,他姓杨的口条利索是吧?

    不好意思,你可能要白来一趟了!

    因为,很快他的嘴巴就不如你利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