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人人执子  草芥称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45章 人人执子 (第2/3页)

到庄外看着车队启程。

    胭脂和朱砂两个俏婢也跟着去了,说是要替他给山上的义子女们分“压祟钱”,眉眼间满是雀跃。

    没人知晓,正是借着这送年货、发年钱的由头,那个襁褓中安睡的小女婴,已被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在温暖的年货夹层里,随车队驶出了凤凰山庄。

    长房署务厅内早已暖意融融,各职司管事都换了簇新的绸缎衣裳,或青或蓝的料子衬得人精神焕发。

    他们正围着火盆闲谈,见杨灿掀帘进来,便齐刷刷起身,拱手作揖的动作整齐利落,笑声也跟着涌了过来。

    “新岁启元,愿杨君身安体健,百事顺遂!”

    “元日新始,盼福禄并至,常伴杨君左右!”

    杨灿抬手还礼,笑意盈盈:“岁首吉庆,也祝诸位家宅安宁,诸事亨通。”

    他把女儿送出凤凰山庄了,压在心头的石头落了地,连声音都比往日轻快了几分。

    外院管事牛有德抢上一步躬着身,脸上的笑纹挤成一团:“大执事,大家伙儿都候着了,就等你领头,咱们一同去给阀主拜年问安呢。”

    “都备妥当了?”

    杨灿抬手理了理裘衣领口,朗声道,“既如此,咱们这就走,给阀主大人拜年去!”

    ……

    往后院去的路也被勤快的小厮们扫了个干净,只留着墙角几棵冬青树上积着雪,绿白相映,凭添了几分雅致。

    李氏牵着于承霖,身后两个丫鬟,各自捧了一份盖了红绸的礼物。

    于承霖这个小叔叔都有新年礼物,于醒龙和李氏当然也得有。

    刚月子房院门口,穿着青绿的青梅就快步迎了上来。

    青梅屈膝福身,声音柔婉清亮整齐:“夫人新岁安康!小公子新岁顺遂,愈发聪慧康健。”

    “咳!”

    八岁的于承霖立刻挺了挺小胸脯,脸上满是认真:“我都是有侄儿的大人了,以后叫我二公子就好,不许再叫小公子。”

    青梅忍着笑,应声道:“是,二公子。”

    李氏抬手拍了拍儿子的后脑勺,语气带着笑意:“今日正旦,老爷忙着招待内外客人,我来看看缠枝和孩子。”

    青梅忙道:“夫人和二公子来的正好,小公子才刚醒了没多久,少夫人正陪着呢,快请进来。”

    说着青梅便前方引路,领着李氏和于承霖往产房而去。

    ……

    大年初一的天水客栈里一片寂静。

    昨夜的酒气还在梁柱间弥漫,那些滞留于此的旅人,既无长辈可拜,也无亲友可访,此刻都蜷在暖炕上酣睡,整个院落里连声咳嗽都听不到。

    “嗤……”

    锐啸破空的瞬间,静谧如同被利剑剖开。

    那是剑刃撕裂空气的声音,干脆利落,不带半分拖泥带水。

    罗湄儿立在庭院中央,身着玄色窄袖武服。

    这是中原武人常穿的款式,粗布的腰带,下摆掖进短靴,每一处剪裁都透着利落。

    她手中一口剑泛着冷光,剑身轻颤间,便是一道道呼啸,犹如掠过寒潭的雁鸣。

    剑走轻灵,步法尤其重要。

    罗湄儿足尖点地时轻如落絮,旋身转圜时快若流风,剑随身动,身随剑走,整套剑势舒展开来,便如惊鸿掠水。

    院角,赵楚生双手拢在袖中,目光胶着在那片翻飞的剑影上。

    他指节上的老茧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底的一枚硬物。

    那是一枚青铜符牌,符面刻着古篆的“墨”字,正是秦墨钜子的信物。

    谁能想到,这个眉眼平凡、连说话都带着几分腼腆的年轻人,竟然是执掌秦墨一脉的当代钜子?

    他站在那儿,就像一个普通的、憨厚的手艺人,看着舞剑的罗湄儿,神情也是木讷的。

    似乎,他不仅看不出门道,就连热闹都看不出来。只是,他目光深处,却分明是一个技击行家看门道的掂量。

    罗湄儿的每一次剑势转换、每一步重心挪移,甚至每一次出剑的时机,都能被他精准捕捉甚至预判。

    他常常早罗湄儿刹那,手指在袖间如叩击节拍般捺在墨符上。

    墨门三分之后,显学之争从未停歇,但分岐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治世理念上。

    武功一道却是齐、秦、楚三派墨家弟子全都要学的必修课、基础课。

    淬体、练技、修心,方为墨者,缺一不可。

    赵楚生身为秦墨钜子,于武道上自然是一位大行家。

    在他看来,罗梅这路剑法看似轻灵,实则藏着极深的根基,劈挑点刺,力透剑身却不显刚猛,挥转之际余劲如绵,分明是得了名家真传。

    赵楚生藏在袖中的手指轻轻叩了叩,暗自点了点头。

    “铮!”随着赵楚生这一指深深捺下,清越的剑鸣收尾,长剑稳稳归鞘了。

    罗湄儿从腰间抽出汗巾,抬手拭去额角薄汗,转身看向院角,眉眼弯成月牙:“赵兄,看了这许久,我这三脚猫功夫怎么样?”

    赵楚生一脸老实人的憨厚笑意:“我就会抡锤子打铁,哪懂什么剑法?只觉得……只觉得看得人眼睛都亮了,特别好看。”

    “噗嗤”一声笑,罗湄儿将汗巾往腰上一掖,脚步轻快地走过来:“也是,问你纯属白问。”

    经过昨夜“春晚”的一番接触,两人已褪去初见的生分,熟络多了。

    罗湄儿告诉赵楚生,她已经听说了,赵楚生那位同门杨灿,如今已经不是丰安庄主,而是升任于阀长房大执事了。

    赵楚生听了很高兴,他想着既然这么近,那今天就去凤凰山庄拜访,以确定杨灿此人是否是他的同门。

    如果确定了杨灿的身份,那就对他好好考察一番,若此人是个可以托付的,就把秦墨一脉交托到他的手上。

    赵楚生这性格,是真的干不了这领袖的活儿,对他来说,这个钜子当得痛苦极了。

    他唯恐秦地墨者这一脉,因为他的无能而断绝在自己手上,所以他是真的迫切想要找到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同门,交卸这个重任。

    “走亲访友得等年初二,初一登门不合礼数。”罗湄儿点拨了这个不谙世故的老实人一句,赵楚生这才捺下性子,决定再等一天。

    而罗湄儿则趁热打铁,提出要随他一同前往凤凰山庄。

    罗湄儿说,她的仇家就在天水一带,但具体在哪,却并不清楚。

    赵楚生的这位同门既然是于阀家的大执事,想凭和赵兄的交情,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