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红土中心桑韵长 (第2/3页)
,根须上还留着兔子啃咬的痕迹。守苗爷爷蹲下身,用小刀切开一株桑苗的茎秆,里面的木质部已经变成浅黄,没有一点水分:“是典型的干旱胁迫加兔子啃食,得先防兔子,再改良桑苗品种,最后解决灌溉问题。”
    杰克立刻打开地下水检测仪,在桑园周围选了三个检测点:“地下五米处有地下水,水质不错,我们可以挖简易水井,再建雨水收集系统,双管齐下解决灌溉问题。”
    当晚,支援队在社区的圆形木屋旁召开会议,借着月光和煤油灯的光,制定了“澳大利亚红土桑蚕复兴计划”,分三步走:
    1. 生态修复与桑苗改良:用金合欢枝条编织围栏防兔子,挖雨水窖收集雨水,打简易水井抽取地下水;守苗爷爷将本地桑与乌蒙山紫纹蜜桑、金合欢嫁接,培育“红土抗旱蜜桑”,兼具抗旱和抗啃食能力;
    2. 沙画桑丝织复兴:塔玛拉协助妮娜恢复传统沙画染料技艺,用沙漠矿物粉混合卡瓦树脂固色,加入毛利亚麻纤维增强织锦韧性,改良出“红土沙纹蜜丝织”;
    3. 桑蚕产业活化:杰克联系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组织与全球原住民手工品平台,将红土沙纹蜜丝织推向国际市场;在社区旁建“红土桑蚕技艺中心”,结合乌鲁鲁旅游线路,吸引年轻人回归。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本就带着阿兰达族的男人们扛来一捆捆金合欢枝条。杰克教大家编织防兔围栏:“每根枝条要交叉编织,高度控制在一米二,这样兔子跳不进来,金合欢的刺还能挡住其他食草动物。”男人们坐在红沙地上,手里的金合欢枝条在晨光里泛着浅褐的光泽,很快,桑园周围就织起了一片整齐的围栏,像给桑园围了一层防护墙。
    守苗爷爷则带着玛拉挑选嫁接用的桑枝。他从带来的乌蒙山紫纹蜜桑枝条里,选出直径1.3厘米、带着两个饱满芽点的枝条:“本地桑耐贫瘠但丝质差,紫纹蜜桑丝质好但怕旱,金合欢根系能吸水,三者嫁接在一起,既能抗旱,又能产出高质量的桑丝,还能防兔子啃咬。”说着,他用嫁接刀在本地桑的树干上切出“三角口”,把紫纹蜜桑和金合欢的枝条削成对应的形状,像拼图一样嵌在一起,再用浸过桉树树脂的麻布缠绕固定:“树脂能防止红土进入接口,还能锁住水分,让接口更快愈合。”
    塔玛拉则跟着妮娜去沙漠里采矿物。妮娜提着木篮,塔玛拉跟在身后,脚踩在红沙地上陷下去半寸:“要采乌鲁鲁附近的白色石膏矿、黄色赭石矿,还有黑色磁铁矿,这三种矿物磨成粉,就是沙画的颜色。”沙漠里的太阳格外刺眼,红沙反射着光,远处的乌鲁鲁巨石像一块红色的宝石立在天地间。妮娜弯腰,用手轻轻刨开红沙,捡起一块白色的石膏矿:“以前我妈妈教我,采矿物的时候要轻,不能破坏沙漠的地表,这是阿兰达的规矩。”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干旱加剧,雨水窖里的水很快就用完了,刚嫁接好的桑苗叶片开始发黄,地下水井里的水位也降了半米。本急得直跺脚:“每年旱季都有这种时候,以前桑苗被旱过后就会枯死,根本没办法!”
    风澈看着发黄的桑苗,突然想起杰克说过的“金合欢根瘤菌+桑苗”共生法:“金合欢的根瘤菌能固氮,还能帮助桑苗吸收地下水!我们可以在桑苗根部埋一些金合欢的根瘤,再用红土混合橡果粉做覆盖层,保水又施肥!”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男人们去金合欢林挖根瘤,杰克则指导大家把根瘤埋在桑苗根部,再铺一层混合了橡果粉的红土:“橡果粉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释放给桑苗,以后再旱,桑苗也能活。”
    干旱还没缓解,又一场危机袭来——兔子冲破了围栏。几十只兔子钻进桑园,啃食刚长出的新叶,转眼间就把几株桑苗的叶子啃得只剩叶脉。妮娜看着被啃的桑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是叶子被啃光,桑苗就活不成了,阿兰达的文化真的要断了……”
    塔玛拉突然想起毛利的“苦楝叶驱虫法”:“澳大利亚的苦楝树,叶子熬出的汁能驱兔子!我们快去采苦楝叶,熬汁喷在围栏上!”众人立刻去附近的苦楝林采摘叶子,小石头用铁锅熬煮苦楝叶,熬出深褐色的汁液,再和水按1:5的比例混合,装在喷壶里喷在围栏上。奇迹般地,兔子闻到苦楝汁的味道,纷纷退到围栏外,再也不敢靠近。守苗爷爷看着保住的桑苗,松了口气:“这苦楝汁不仅能驱兔子,还能当叶面肥,桑苗吸收后,叶子会更绿。”
    与此同时,阿琳和塔玛拉也跟着妮娜学起了阿兰达沙画桑丝织。每天上午,妮娜都会坐在水洞旁的木凳上,借着沙漠的天光,手把手地教阿琳“沙画染料调配法”:“石膏矿要磨成细粉,加一点桉树树脂,再用地下水调成糊状,这样涂在桑丝上才不会掉。”她指着木碗里的白色染料,“磨粉的时候要顺时针转,这是阿兰达的方向,能让染料更均匀。”
    塔玛拉则试着改良传统织锦韧性。她把毛利亚麻纤维和桑丝按1:3的比例混纺:“亚麻纤维的韧性好,和桑丝混纺后,织锦不容易断,比单纯用桑丝织的耐用四倍。”她还教阿琳用卡瓦树脂固色:“把染好的桑丝放在卡瓦树脂里泡十分钟,染料就能牢牢粘在丝上,洗的时候也不会掉色。”
    可第一次织出来的织锦,却出了问题——沙画染料在混纺丝上晕开,蜥蜴图腾的眼睛歪歪扭扭,织锦的边缘还出现了跳线。玛拉看着织坏的锦,眼圈红了:“这样的锦根本卖不出去,哥哥肯定还是要去悉尼……”
    妮娜摸了摸织坏的锦,突然说:“我们可以在染料里加一点沙漠橡果粉,增加粘稠度,就不会晕开;织的时候,要把经线拉得更紧,用木梭慢慢推,才不会跳线。”
    阿琳立刻按照妮娜的方法,在染料里加入橡果粉,调成粘稠的糊状;织锦时,塔玛拉帮着调整经线张力,阿琳用木梭小心地穿梭。这次织出来的织锦,沙画染料均匀附着在混纺丝上,蜥蜴图腾的眼睛明亮有神,织锦边缘整齐,再也没有跳线。当阿琳把织锦铺在红沙地上时,妮娜的眼睛亮了:“这就是我年轻时织的沙画桑丝织!颜色亮,又结实!”
    接下来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