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阿拉伯沙漠椰桑情 (第2/3页)
,轻轻一拔就断,叶片上的焦斑像补丁一样。守苗爷爷蹲下身,用小刀切开一株桑苗的茎秆,里面的木质部已经变成浅黄,没有一点水分:“是典型的盐碱灼伤加干旱,得先改良土壤,再种耐盐碱的桑苗,最后解决灌溉问题。”
    哈立德立刻打开地下水检测仪,在桑园周围选了三个检测点:“我们先挖深井抽取地下水,用过滤系统去除盐分,再用空心椰枣树干做滴灌管,把水精准送到桑苗根部;同时种海蓬子围住桑园,海蓬子的根系能吸收盐分,改良土壤。”
    当晚,支援队在贝都因帐篷旁的篝火边召开会议,借着月光和篝火的光,制定了“阿拉伯沙漠桑蚕复兴计划”,分三步走:
    1. 土壤改良与桑苗改良:深井抽水+过滤系统解决水源,椰枣树干滴灌节水,海蓬子固土降盐碱;守苗爷爷将本地沙漠桑与乌蒙山紫纹蜜桑、椰枣树嫁接,培育“沙漠耐盐蜜桑”,兼具耐盐碱和产丝能力;
    2. 椰丝桑丝织复兴:法蒂玛协助扎伊娜恢复传统染织技艺,用海蓬子汁改良染料固色,橄榄油优化桑丝韧性,加入椰丝增强耐用性,改良出“沙海椰桑织”;
    3. 桑蚕产业活化:哈立德联系中东生态旅游公司与全球高端酒店集团(如迪拜七星级酒店),将沙海椰桑织推向高端市场;在营地旁建“沙漠桑蚕技艺中心”,结合贝都因游牧文化,吸引年轻人回归。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卡里姆就带着贝都因族的男人们去挖深井。哈立德教大家用钻井设备在沙地上打孔:“井深要挖到十米以下,才能抽到淡水,浅井的水盐分太高,不能用。”男人们顶着烈日在沙地上忙碌,汗水滴在沙子上瞬间就蒸发了,井口很快渗出清澈的地下水,通过过滤系统后,水流变得甘甜。
    守苗爷爷则带着阿米拉挑选嫁接用的桑枝。他从带来的乌蒙山紫纹蜜桑枝条里,选出直径1.2厘米、带着两个饱满芽点的枝条:“本地沙漠桑耐贫瘠但不耐盐碱,紫纹蜜桑丝质好,椰枣树根系深能吸水,三者嫁接在一起,既能耐盐碱,又能产出高质量的桑丝,还能抗沙尘暴。”说着,他用嫁接刀在沙漠桑的树干上切出“T形”切口,把紫纹蜜桑和椰枣树的枝条削成对应的形状,像扣锁一样扣在一起,再用浸过橄榄油的麻布缠绕固定:“橄榄油能防止沙粒进入接口,还能锁住水分,让接口更快愈合。”
    法蒂玛则跟着扎伊娜去沙漠里采染材。扎伊娜提着椰枣叶篮,法蒂玛跟在身后,踩着滚烫的沙子向沙漠深处走去:“要采清晨带露水的红花,颜色最浓;蓝草要挖根部,里面的染料成分多;海蓬子要选肉质厚的,榨出的汁固色效果最好。”沙漠里的太阳越来越烈,远处的沙丘泛着金色的光,扎伊娜弯腰,小心地采摘红花:“我妈妈教我,采红花要轻,不能把根拔了,明年还能再长,贝都因人不能断了自然的馈赠。”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黑风暴袭击了营地,狂风卷着黑沙,把刚搭建的椰枣树干滴灌管吹倒了大半,刚嫁接好的桑苗也被沙粒打得叶片发黄。卡里姆急得直跺脚:“每年旱季都有黑风暴,以前桑苗被吹过后就会枯死,根本没办法!”
    风澈看着被吹倒的滴灌管,突然想起哈立德说过的“椰枣树墙+沙障”防护法:“我们可以在桑园周围种一圈椰枣树苗,形成树墙挡住风沙,再用麦草编织沙障,放在树墙外侧,双重防护!”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男人们去椰枣林移栽树苗,哈立德则指导大家把麦草沙障固定在树墙外侧,用沙子压实:“椰枣树苗长得快,三年就能成林,以后再刮黑风暴,就能挡住大部分沙子了。”
    黑风暴刚过,又一场危机袭来——桑苗出现了“盐碱反渗”。虽然海蓬子吸收了部分盐分,但土壤深层的盐碱还是随着地下水反渗到地表,桑苗的叶片开始出现白色斑点,慢慢枯萎。扎伊娜看着枯萎的桑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是桑苗死了,这门手艺真的要断了,贝都因的根就没了……”
    法蒂玛突然想起摩洛哥的“橄榄渣改良法”:“橄榄榨油后的渣能吸附盐分,铺在桑苗根部能防止盐碱反渗!我们快去收集橄榄渣!”众人立刻联系附近的橄榄油作坊,运来几车橄榄渣,小石头把橄榄渣铺在桑苗根部,再覆盖一层细沙:“橄榄渣能吸附土壤里的盐分,还能当肥料,桑苗吸收后,叶片的白斑会慢慢消退。”
    与此同时,阿琳和法蒂玛也跟着扎伊娜学起了贝都因椰丝桑丝织。每天上午,扎伊娜都会坐在帐篷旁的织机前,借着凉爽的晨光,手把手地教阿琳“椰丝处理法”:“椰丝要先放在淡盐水里泡三天,泡软后再用木槌捶打,去除硬纤维,这样织的时候才不会扎手。”她指着陶盆里的椰丝,“捶打的时候要顺着纤维的方向,不然会把椰丝打断,织出来的锦就不结实了。”
    法蒂玛则试着改良传统染料。她把红花染液、蓝草染液和海蓬子汁按2:3: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橄榄油:“这样染出来的颜色既有沙漠晚霞的暗红,又有夜空的靛蓝,橄榄油还能让颜色更持久,洗的时候不会掉色。”她还教阿琳用椰丝和桑丝混纺的技巧:“织的时候要把桑丝绕在椰丝上,每四厘米打一个结,这样桑丝就不会被风沙吹脆,织锦也更耐用。”
    可第一次织出来的织锦,却出了问题——染料颜色不均,骆驼图腾的腿歪歪扭扭,椰丝和桑丝的连接处还出现了脱线。阿米拉看着织坏的锦,眼圈红了:“这样的锦根本卖不出去,哥哥肯定还是要去迪拜……”
    扎伊娜摸了摸织坏的锦,突然说:“我们可以在染液里加一点椰枣汁,椰枣汁含糖,能让染料更好地附着在纤维上;织的时候,要把织机放在帐篷里,避开热风,桑丝就不会脆了。”
    阿琳立刻按照扎伊娜的方法,在染液里加入椰枣汁,搅拌均匀后再泡桑丝;织锦时,法蒂玛帮着把织机搬进帐篷,阿琳用梭子小心地穿引纤维。这次织出来的织锦,染料颜色均匀饱满,骆驼图腾的腿笔直修长,椰丝和桑丝紧密相连,再也没有脱线。当阿琳把织锦铺在羊毛毯上时,扎伊娜的眼睛亮了:“这就是我年轻时织的椰丝桑丝织!颜色亮,又结实,在沙漠里能用十年都不坏!”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琳和法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