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春满丝路:桑蚕研学与山海新约 (第1/3页)
    安第斯山脉的春天总带着股清甜的暖意,积雪融水顺着梯田沟渠漫进“丝路桑园”,刚抽芽的“云蜜桑”幼苗吸饱了水,嫩绿色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像给桑园铺了层细碎的翡翠。苏尔玛蹲在桑苗旁,指尖轻轻拂过叶片上的绒毛——这是去年从乌蒙山带回的“云蜜桑”与本地“高原抗寒蜜桑”嫁接的新品种,不仅耐寒耐缺氧,叶片的丝氨酸含量还比普通桑苗高15%,喂蚕能让“高原蜜丝”更柔韧,制成桑叶茶也更清甜。
    “外婆,乌蒙山的技术员陈哥他们到村口了!”卡米拉举着个绣着桑枝纹的布包跑过来,包里装着刚煮好的桑叶茶,“陈哥说这次带了新的桑叶茶杀青设备,还教咱们做‘桑葚桑茶拼配饮’,说在乌蒙山特别受欢迎。”
    苏尔玛站起身,拍了拍沾在围裙上的泥土,目光望向村口——远处的田埂上,三个熟悉的身影正扛着设备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乌蒙山合作社的技术员陈阳,他穿着件深蓝色工装,手里提着个装满桑葚干的竹篮,是特意带来的乌蒙山特产。
    “苏尔玛奶奶,好久不见!”陈阳放下设备,递过竹篮,“这是今年新晒的桑葚干,泡在桑叶茶里,又甜又润。咱们这次来,除了教桑叶茶加工,还带来了韩轻舞姐的消息——下周末第一批‘全球桑蚕研学团’就要来了,有二十个孩子,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桑蚕文化爱好者,想跟着咱们学采桑、染织,还有桑叶茶制作。”
    苏尔玛接过竹篮,掀开盖布,桑葚干的甜香扑面而来:“太好了!咱们的‘丝路桑园’终于要迎来小客人了。迭戈,你赶紧把桑叶茶加工厂的设备归置好,再腾出两间土坯房当研学宿舍,要把被褥晒得暖暖的,让孩子们住得舒服。”
    迭戈立刻应声而去,他早就给加工厂预留了场地,新设备一到,就能立刻安装调试。陈阳跟着迭戈去了加工厂,手把手教他操作杀青机:“这台机器能精准控制温度,杀青时温度保持在110℃,时间8分钟,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桑叶的清香,还不会煮焦。”他一边演示,一边把操作步骤写在黑板上,旁边画着简单的示意图,方便迭戈记下来。
    卡米拉则跟着陈阳的助手小周学习“桑葚桑茶拼配饮”的做法:先把桑叶茶用80℃的温水冲泡3分钟,再加入3颗桑葚干,焖1分钟,最后滴两滴蜂蜜,清甜中带着桑叶的鲜爽,还有桑葚的果香。“咱们可以在研学的时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再教他们用桑皮纸包成小茶包,带回家当伴手礼。”小周笑着说,手里还拿着几个她提前做好的茶包,上面用彩笔写着“安第斯春味”。
    可就在桑叶茶加工厂准备得差不多时,迭戈发现了个问题——新的杀青机需要三相电,可合作社的电线还是单相电,根本带不动设备。“这可怎么办?下周研学团就要来了,要是杀青机用不了,孩子们就没法体验桑叶茶制作了!”迭戈急得直跺脚,赶紧给村里的电工打电话,可电工说最近在修山路的电线,要三天后才能过来。
    苏尔玛看着着急的迭戈,突然想起费尔南多之前说过,村里的农机站有台柴油发电机,可以临时供电。“你赶紧去农机站借发电机,再找几个男人们帮忙拉电线,先把杀青机的电接上,等电工来了再换三相电。”
    迭戈立刻带着男人们去农机站,费尔南多也闻讯赶来帮忙。发电机很重,几个人合力才抬上拖拉机,拉回加工厂后,又忙着拉电线、接插头,忙活了一下午,终于让杀青机转了起来。当第一锅桑叶茶在杀青机里发出“滋滋”的声响,清香飘满整个厂房时,大家都松了口气——研学团的桑叶茶体验项目总算能顺利进行了。
    接下来的几天,合作社的人都在忙着准备研学团的各项事宜。苏尔玛带着女人们在染织房里准备染织材料,泡好茜草、靛蓝染料,整理好织机;卡米拉和小石头在桑园里标记出适合孩子采摘的桑苗,还做了些彩色的小竹篮,让孩子们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