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8山海工坊:全球桑蚕技艺的共融之章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48山海工坊:全球桑蚕技艺的共融之章 (第1/3页)

    安第斯高原的冬日晨光带着清冽的甜,透过“全球桑蚕文化工坊”的桑木窗棂,落在染织区的织机上。苏尔玛正坐在织机前,手里捻着一缕淡粉的“高原彩茧”丝线,指尖轻轻绕着梭子——这是她和守苗爷爷新培育的“霞光茧”,丝色会随光线变化,清晨是浅粉,正午变浅金,傍晚成淡紫,是为即将到来的“全球桑蚕技艺联展”准备的专属丝线。

    “外婆,巴西的卡米拉(与本地卡米拉同名)姐姐寄来的桑苗到了!”本地卡米拉抱着个保温箱跑进来,箱壁凝着细小的水珠,“她在邮件里说,这是‘巴西安第斯混种桑苗’,用咱们的‘云蜜桑’和巴西的‘热带蜜桑’嫁接的,既耐高原低温,又能在热带生长,正好在联展上展示!”

    苏尔玛放下梭子,接过保温箱。打开的瞬间,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三株嫩绿的桑苗躺在铺着苔藓的托盘里,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红晕。“太好了!守苗爷爷盼这桑苗好久了,赶紧送去温室,温度控制在18℃,湿度保持在70%,别让幼苗受了寒。”

    卡米拉刚抱着保温箱离开,工坊的木门就被推开,一阵裹着寒气的风卷了进来。韩轻舞带着位皮肤黝黑、穿着蜡染长裙的女士走进来,女士手里提着个藤编篮,里面装着几块色彩明艳的织物。“苏尔玛奶奶,这位是来自坦桑尼亚的桑蚕匠人阿玛拉,她带来了非洲传统的蜡染桑丝技艺,特意来参加联展,还想和咱们交流染色心得。”

    阿玛拉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块蜡染织物递给苏尔玛,织物上用靛蓝和赭石色绘着桑苗与长颈鹿的图案,笔触灵动:“在坦桑尼亚,我们用蜂蜡在桑丝上绘图,再浸在靛蓝染料里,煮染后剥去蜡,图案就会显现。我听说安第斯的植物染技艺独特,特意来学习,也想把我们的蜡染工艺分享给大家。”

    苏尔玛摩挲着织物上的纹路,眼里满是赞叹:“这工艺太精妙了!联展上咱们可以一起设个‘跨洲染织台’,你教大家蜡染,我教大家紫茉莉染,让游客体验不同文化的染织魅力。”

    可刚敲定“跨洲染织台”的方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阿玛拉带来的非洲靛蓝染料,在安第斯的低温环境下难以溶解,煮了半个时辰还是结块,无法用于染色。阿玛拉蹲在陶锅旁,看着结块的染料,急得额头冒了汗:“在坦桑尼亚,我们煮染料时气温都在25℃以上,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要是染料用不了,联展上就没法演示蜡染了。”

    苏尔玛蹲下来,仔细观察着结块的染料,突然想起伊莎贝拉之前说过,在染料里加少量桑汁能降低溶解温度。“卡米拉,去温室摘几片‘云蜜桑’的嫩叶,煮成桑汁来。”她一边说,一边往陶锅里加了点温水,“桑汁里的糖分能软化染料结块,再稍微提高点温度,肯定能溶解。”

    卡米拉很快端来桑汁,苏尔玛将桑汁缓缓倒入陶锅,用木棍轻轻搅拌。没过多久,结块的染料果然慢慢化开,陶锅里的液体变成了均匀的靛蓝色,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阿玛拉看着化开的染料,激动地握住苏尔玛的手:“太感谢您了!这就是传统技艺的智慧,不同文化的经验真的能互相帮助。”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染织区里,苏尔玛和阿玛拉一起调试染料,将非洲蜡染与安第斯植物染结合,创造出“蜡染紫茉莉纹”——先在桑丝上涂蜂蜡绘出桑枝图案,用紫茉莉染出浅紫底色,再剥去蜡,用靛蓝勾勒纹路,色彩层次格外丰富;展示区里,韩轻舞和小李忙着布置各国展品,日本的缫丝工具、印度的手工织锦、欧洲的羊毛桑丝混纺围巾,一一陈列在桑木展架上;研学区里,守苗爷爷给孩子们讲解“巴西安第斯混种桑苗”的培育过程,晓晓和路易也来了——他们趁着寒假来工坊实习,晓晓负责整理联展的资料,路易则帮忙拍摄染织过程的短视频。

    “苏尔玛奶奶,您看我拍的蜡染视频!”路易举着平板电脑跑过来,视频里,阿玛拉正用小蜡刀在桑丝上绘图,阳光落在她的手上,蜡液滴落在丝面上,凝成细小的光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