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大乾秋深:江南归雁伴君心 (第3/3页)
户手中。
    朝会后,风澈回到东宫,立刻开始整理北方考察的计划。他打开风染霜给的锦盒,看着里面的平安扣,又想起父母昨晚关切的眼神,心里满是动力。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是为了父皇母后的期望,更是为了大乾的百姓,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过上好日子。
    几日后,风澈再次启程,前往北方考察。风染霜和慕容冷越亲自送到宫门口,风染霜又给风澈塞了几件御寒的衣物,慕容冷越则把一枚虎符交给风澈:“拿着这个,遇到紧急情况,可调动当地的兵力,保护自己和随行的大臣。”
    风澈接过虎符,郑重地躬身行礼:“父皇,母后,儿臣定不负所托,早日完成北方的考察,推广‘矮脚桑’,让大乾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马车缓缓驶离皇宫,风澈掀开车帘,回头望去,风染霜和慕容冷越还站在宫门口,挥着手,像他小时候每次去御书房读书时一样。他心里一暖,握紧了手里的平安扣,转身对车夫道:“走吧,我们去北方,让‘矮脚桑’在北方的土地上扎根,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长乐宫里,风染霜看着风澈的马车消失在远处,心里满是牵挂。慕容冷越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别担心,澈儿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我们就在宫里等着他的好消息,等着他把北方的农桑推广好,等着他回来和我们一起赏腊梅。”
    风染霜点头,目光望向北方的方向,眼底满是期许。她知道,风澈一定会不负众望,就像他在江南做得一样,把农桑推广的事办好,让大乾的江山越来越稳固,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秋日的阳光洒在长乐宫的庭院里,素心腊梅的花苞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一个个小小的希望,等待着绽放的那一刻。风染霜和慕容冷越相携站在庭院里,看着远方,心里满是安稳——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只要大乾的百姓安居乐业,这江山就会永远稳固,这温暖的日子,也会永远继续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风染霜每天都会收到风澈从北方发来的书信,里面写着他的考察进展,写着北方的风土人情,写着农户们对“矮脚桑”的期待。慕容冷越也会在御书房里,和大臣们一起商议农桑推广的后续政策,为风澈的工作提供支持。
    终于,在腊梅盛开的那天,风澈从北方回来了。他带来了好消息——“矮脚桑”在北方长势良好,已经有不少农户开始种植,明年春天就能收获第一批桑叶。风染霜和慕容冷越亲自到宫门口迎接,看着风澈风尘仆仆却满脸笑容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当晚,三人在澄瑞亭里赏梅,亭外的腊梅开得正盛,香气清冽。风澈给风染霜和慕容冷越讲述着北方的趣事,讲农户们如何学习种植“矮脚桑”,讲孩子们如何帮着喂蚕宝宝,讲北方的雪景如何美丽。风染霜和慕容冷越认真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亭里的笑声,和着腊梅的香气,飘得很远。
    “父皇,母后,儿臣有个想法。”风澈忽然开口,“明年春天,儿臣想在全国举办一次‘农桑节’,邀请各地的农户来京城,展示他们的桑苗和蚕丝制品,交流种植和养蚕的经验。这样既能让各地的农户互相学习,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桑的重要性,支持农桑推广的工作。”
    慕容冷越点头:“好主意,朕支持你。朕会让礼部和户部配合你,把‘农桑节’办得隆重些,让全国的百姓都知道,大乾重视农桑,重视百姓的生计。”
    风染霜也笑着说:“到时候,母后会让御膳房做些桑果糕、蚕丝酥,招待来京城的农户,让他们在京城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风澈看着父母,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教导。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农桑节”办好,把农桑推广的工作做得更好,让大乾的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辜负大乾的江山。
    夜色渐深,澄瑞亭里的灯火依旧亮着,三人的笑声和着腊梅的香气,在长乐宫的庭院里回荡。风染霜知道,这只是大乾农桑事业的开始,也是风澈成长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只要大乾的百姓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窗外的腊梅还在香,宫里的时光慢慢走。风染霜靠在慕容冷越怀里,看着风澈认真规划“农桑节”的样子,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大乾的未来,在风澈的手里,在每一个为百姓着想的人的手里,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光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