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大乾春浓:农桑节里话丰年 (第1/3页)
正月刚过,京城的年味还未散尽,御街两旁的红灯笼还挂在枝头,宫里就已经开始筹备“农桑节”了。风染霜坐在长乐宫的窗前,手里拿着礼部送来的“农桑节”流程草案,指尖划过“农户展示区”“技艺交流区”“成果展览区”等字样,嘴角不自觉地弯起——这是风澈第一次牵头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从方案策划到物资筹备,他都亲力亲为,比处理朝政还要上心。
“母后,您看这个流程怎么样?”风澈一身青色锦袍,快步走进殿内,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儿臣刚才和礼部的大臣商议了,打算在‘技艺交流区’增加一个‘亲子养蚕体验’的环节,让京城的孩子也能体验养蚕的乐趣,从小了解农桑的重要性。”
风染霜接过册子,仔细看着,草案上不仅有详细的流程安排,还有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和物资清单,甚至连每个区域的桌椅摆放都画了草图。“做得很细致,”她笑着点头,“这个‘亲子养蚕体验’的环节很好,既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农桑的乐趣,也能让他们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她抬手,拂去风澈肩上沾的一点墨渍——那是他昨晚熬夜修改方案时蹭到的:“不过你也要注意休息,别总熬到子时,‘农桑节’还有一个月才开始,有的是时间准备,别把自己累坏了。”
“儿臣知道了,母后。”风澈笑着应道,从袖中取出一小包东西,递到风染霜面前,“这是儿臣让御膳房做的桑果糕,用的是去年御园桑果做的,您尝尝,若是觉得好吃,‘农桑节’的时候就给来京城的农户们也准备些。”
风染霜接过纸包,打开来,里面是切成小块的桑果糕,紫红色的,透着桑果的清甜。她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果香:“很好吃,比去年的更糯了。”她顿了顿,又道,“对了,你父皇刚才让人来问,‘农桑节’的开幕式,你打算让哪个农户代表发言?”
风澈道:“儿臣打算让苏州的王阿公发言。他是江南农桑推广的带头人,年纪大,威望高,而且他的故事很有代表性,能让更多的农户有信心种桑养蚕。”他顿了顿,又道,“儿臣已经让人去苏州接王阿公了,估计明日就能到京城。”
慕容冷越这时也从御书房过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是关于“农桑节”拨款的:“朕已经批了户部的奏折,拨了五十万两白银,用于‘农桑节’的筹备和农桑推广的后续资金。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朕一定支持你。”
风澈躬身行礼:“谢父皇。儿臣已经和工部商议好了,他们会在京城外的空地上搭建临时的桑园和蚕房,供农户们展示和交流;礼部也已经通知了各地的官员,让他们选拔优秀的农户来京城参加‘农桑节’。”他顿了顿,又道,“儿臣还打算在‘成果展览区’展示各地的蚕丝制品,比如江南的苏绣、四川的蜀锦、还有北方的蚕丝袄,让大家看看农桑产业的成果。”
慕容冷越点头:“好,这个想法很好。不仅要展示蚕丝制品,还要展示桑苗、蚕种、养蚕工具,让大家全面了解农桑产业的各个环节。另外,朕打算在‘农桑节’期间,颁布一道圣旨,对推广农桑有突出贡献的农户和官员进行表彰,这样能激励更多的人重视农桑。”
风染霜补充道:“母后也有个想法,在‘农桑节’的最后一天,举办一场‘桑蚕宴’,所有的菜肴都用桑果、桑叶、蚕丝等农桑产品制作,比如桑果酒、桑叶菜、蚕丝酥,让大家尝尝农桑产品的美味,也能带动农桑产品的销售。”
风澈眼睛一亮:“母后这个想法太好了!儿臣立刻让人把‘桑蚕宴’的安排加进流程里,让御膳房提前准备菜谱。”
接下来的一个月,京城上下都在为“农桑节”忙碌着。工部的工匠们在城外搭建临时桑园和蚕房,栽上了从各地运来的桑苗,包括江南的“矮脚桑”、御园的“星河桑”、还有北方新培育的“耐寒桑”;礼部的官员们忙着接待各地来的农户,安排他们的住宿和饮食;御膳房的厨师们则忙着研发“桑蚕宴”的菜谱,每天都要试做好几道菜;风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要去城外查看筹备情况,还要和大臣们商议细节,经常很晚才回东宫。
风染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都会让宫人给风澈送去夜宵和安神汤,偶尔还会去东宫看他,帮他整理散乱的文书。慕容冷越虽然也忙,但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风澈一起商议“农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