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7大乾冬防:边关月照赤子心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367大乾冬防:边关月照赤子心 (第3/3页)

   当天晚上,风澈在军营里举办了劳军宴。帐篷里,将士们围着篝火,喝着酒、吃着肉,脸上满是笑容。风澈端着酒碗,走到将士们中间,大声说道:“将士们,你们为了守护大乾的疆土、守护百姓的家园,日夜坚守在边关,辛苦了!我敬大家一碗,愿我们齐心协力,击退北狄,早日凯旋!”

    “愿齐心协力,击退北狄,早日凯旋!”将士们纷纷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士气高昂。

    宴后,风澈和王将军一起查看伤兵营。伤兵营里,医护人员正在给伤员换药,百姓们端着热水、拿着干粮,照顾着伤员。一个腿受了伤的年轻将士看到风澈,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风澈连忙按住他:“不必多礼,好好养伤。”

    “太子殿下,”年轻将士眼眶通红,“我没事,只要能击退北狄,这点伤不算什么!等我的伤好了,我还要上战场,杀更多的北狄骑兵!”

    风澈心里一暖,从袖中取出一块桑果糕,递给年轻将士:“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好好养伤,战场上还需要你这样的勇士。”

    接下来的几天,北狄多次派骑兵攻城,都被守城将士用桑木弓和蚕丝甲击退。桑木弓射程远、杀伤力强,北狄骑兵还没靠近城墙,就被射杀了不少;蚕丝甲则保护了将士们的安全,减少了伤亡。百姓们也全力支持,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物资送到城墙上,伤兵营里的伤员也得到了悉心照顾,很多伤员很快就康复,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风澈每天都在城墙上和将士们一起守城,学习如何指挥作战、如何调配物资、如何安抚民心。他从一开始的生疏,渐渐变得熟练,王将军也对他越来越佩服:“太子殿下,您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却很有军事天赋,而且懂得体恤将士、安抚民心,将来定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风澈笑着摇头:“我只是跟着王将军学习而已。真正厉害的是将士们和百姓们,没有他们的齐心协力,我们不可能守住宣化府。”

    第十天,赵将军传来消息,他率领的骑兵已经成功切断了北狄的粮草补给,北狄的军营里已经出现了粮草短缺的情况。慕容冷越也传来圣旨,让王将军和风澈趁势反击,击退北狄。

    风澈和王将军立刻制定了反击计划:“北狄粮草短缺,士气低落,我们今夜三更时分,兵分两路,一路从城门正面出击,一路从侧门迂回,前后夹击,定能一举击溃北狄!”

    深夜,宣化府的城门悄悄打开,将士们穿着蚕丝甲,拿着桑木弓,悄悄向城北狄军营摸去。风澈也跟着将士们一起出击,他虽然不懂武功,却拿着火把,走在队伍的前面,为将士们照亮道路。

    到了北狄军营外,王将军一声令下,将士们立刻发起了进攻。桑木弓射出的箭矢像雨点一样落在北狄军营里,北狄士兵毫无防备,纷纷被射杀。城门正面的将士们也发起了冲锋,喊杀声震天动地。

    北狄首领见大势已去,带着残部仓皇北逃。将士们乘胜追击,斩杀了不少北狄士兵,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和物资。

    天亮时,反击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宣化府的城墙上,将士们举起武器,欢呼雀跃;百姓们也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胜利。风澈站在城墙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战事,第一次为守护大乾的疆土出了力。

    他立刻让人给京城送信,向慕容冷越和风染霜报捷。信中,他详细描述了战事的经过,称赞了将士们的英勇和百姓们的支持,也感谢了父皇母后的信任和支持。

    几天后,慕容冷越的圣旨传到了宣化府,表彰了守城的将士和百姓,封王将军为镇北侯,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土地;对参与守城的百姓,也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和记功。圣旨中,还特别表扬了风澈:“太子风澈,临危受命,前往边关劳军,带来新武器、凝聚民心,为击退北狄立下大功,特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回京后另行嘉奖。”

    风澈看着圣旨,心里满是激动。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的表彰,更是对他成长的认可。

    又过了几天,风澈处理完边关的后续事宜,准备启程回京。宣化府的将士和百姓们纷纷来到城门口送行,有的将士捧着缴获的北狄弯刀,送给风澈作为纪念;有的百姓捧着自家做的桑果糕和蚕丝帕,感激地说:“太子殿下,谢谢您守护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风澈接过礼物,向将士们和百姓们躬身行礼:“守护大乾的疆土、保护百姓的家园,是我应该做的。感谢将士们的英勇作战,感谢百姓们的全力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