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雨檐 (第2/3页)
竹料,柄上被打磨得光滑温润,还刻了个小小的“书”字——是她的名字。
白砚书拿起竹起子,指尖蹭过那个“书”字,触感细腻。她原来的那把竹起子,是师父送的,用了五年,柄上的毛刺都被磨平了,她一直没舍得换。可手里这把新的,带着刚打磨好的竹香,竟让她舍不得放下。
“你怎么知道我名字里的‘书’?”她抬头问。
“上次看你书签上刻着‘砚’,又听我爸叫你砚书,猜的。”张景宸有点紧张,手不自觉地攥着衣角,“要是刻错了……”
“没刻错。”白砚书打断他,把竹起子放在桌上,和旧的那把并排摆着,“很好用,谢谢。”
张景宸松了口气,刚要说话,窗外忽然下起了雨。夏天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里啪啦的,转眼间就织成了雨帘。
“糟了,我没带伞。”他走到窗边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司机在巷口等他,可从这里到巷口,要走一段露天的路,跑过去肯定会淋湿。
白砚书没说话,转身去衣帽间,拿了把黑伞出来。伞是爷爷的,柄是紫檀木的,有点重,伞面是深色的油布,上面还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草——是奶奶当年绣的。
“你用这个吧。”她把伞递给他,“比折叠伞挡雨。”
张景宸接过伞,手指碰到紫檀木柄,温温的。他看着伞面上的兰草,又看了看白砚书,忽然说:“要不我等雨停了再走?我帮你整理拓片吧,或者帮你擦博古架上的灰——你那架子上的书好像有点灰了。”
他说得有点急,像是怕她拒绝。白砚书看着他眼里的期待,想起昨天他蹲在门口钉木牌的样子,点了点头:“好。”
雨下得久,两人没在工作室待着,搬到了一楼的客厅。白砚书泡了茶,张景宸真的去拿了块软布,小心翼翼地擦博古架上的古籍。他擦得很轻,生怕碰坏了锦缎套,偶尔碰到不懂的书名,就回头问她:“表姐,这个‘元刊本’是什么意思啊?”
白砚书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茶杯,看着他的背影。他擦到最上层那本《论语》时,动作顿了顿——那是爷爷生前最常翻的书,书页里还夹着他的老花镜。
“这本我知道,”张景宸回头看她,眼里带着点笑意,“我爷爷书房里也有一本,就是没这本旧。他说,当年你爷爷总说,读古籍不是为了装样子,是为了里面的‘稳’——心稳了,做什么都不怕。”
白砚书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爷爷确实说过这话,尤其是在她第一次修复古籍失败,哭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