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7章 学堂、祠堂、村委楼进度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37章 学堂、祠堂、村委楼进度 (第2/3页)

院,种上松竹,放些石桌石凳,让孩子们课间有个活动的地方。

    东西两侧的厢房,他规划了六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每间都能坐下二十多个孩子。窗户要开得大,尽量让阳光照进来。

    正房则用作先生的办公室和一间小小的藏书室,总得有个地方放书,让孩子们能多读些东西。

    考虑到可能会从外面请先生,他还特意在图纸上标出了两处带小院的宿舍,让先生们能安心住下。

    至于吃饭问题,他也想到了,在建筑一角单独设了个小饭堂,带厨房和用餐的地方,这样路远的孩子或者住在学堂的先生就不用奔波。

    教室和办公室的门口,也就是那个回子的中间,他留出了大片空地作操场,准备立个升旗台,划出跑道,再添置些秋千、木质单杠之类的简单器械。

    当然,分开的茅厕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手方面,他估摸着需要张林木父子带着木工班底,加上谢三河领着泥瓦匠,核心工匠大概八九人。再配上谢长河安排的十五到二十个普通劳力负责搬运、和泥这些杂活,日常有二十五到三十人干活应该就够了。

    银子的问题他本就不用操心,这些都是谢里正该关心的。

    据说青砖青瓦用村里自己产的,其他杂七杂八的花销,算下来大概也需要三百四十两上下。

    如今已是三月初,材料陆续到位,地基已经开始夯筑。

    他计划着一百天左右把主体完工,这样到六月中就能大致建成,再花些时间收拾整理,正好赶在秋收后的新学期投入使用。

    望着眼前这片刚刚开始动工的土地,谢广福仿佛已经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这座学堂,一定会是桃源村未来的希望。

    巡视完徒弟谢三河负责的砖厂和学堂,谢广福来到了学堂对面不远处的祠堂和村委楼工地,这两个工地也堪堪动工,他特意把这两个建筑安排在学堂对面,这样学堂、祠堂、村委楼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