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3:构建全国发行网络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83:构建全国发行网络 (第1/3页)

    面对王盛抛出的难题。

    韩三坪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有些头痛的揉了揉脑袋。

    王盛说得一点没错。

    婚庆电影这阵风,凭借新颖的概念和电影厂的专业降维打击,确实在短时间内刮起了财富旋风,能够解决厂里燃眉之急的现金流和职工就业问题,甚至让他韩三坪在部里和兄弟厂面前都挺直了腰杆。

    但这阵风能刮多久?

    中国的富人阶层在壮大,但每个地区的容量终归有限。

    像鹿城陈老板那样愿意花几十万记录婚礼的,在一个地方又能有多少?

    一旦该“收割”的“韭菜”割过一茬,市场热度必然下降。

    这不像是卖快消品,可以重复购买。

    婚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一次。

    虽说北影厂靠着联合十数家电影厂,垄断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到那时,这门生意还能维持如此高的利润和如此快的增长吗?

    韩三坪的眉头渐渐锁紧。他想起了更深远的问题。

    北影厂的核心使命是什么?

    是拍电影,是出作品,是响应国家宣传需要,是培养电影人才。

    现在靠着婚庆业务赚了钱,固然是好事,但若因此沉迷于这条“捷径”,荒废了主业,那无疑是舍本逐末。

    更何况,这业务严重依赖王盛个人的市场嗅觉和盛影传媒的运营,本质上并未真正盘活北影厂最核心的创作和生产能力。

    一旦王盛……或者市场有变,北影厂岂不是又要被打回原形?

    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攫住了韩三坪。

    眼前的红火景象,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必须为北影厂找到一条更可持续、更能发挥其根本优势的发展道路。

    他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发出轻微的“呲”声,转向王盛,目光锐利:“盛子,你看得很透。这钱赚得是痛快,但心里确实也不踏实。说说看你的想法,你认为,下一步,该怎么走?”

    王盛似乎早就料到韩三坪会有此问,语气沉稳道:“厂长,破局的关键,还得回到咱们的老本行——内容生产上。电影战线太长,风险太大,现阶段大规模投入不现实,但电视剧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电视剧?”韩三坪沉吟道:“《家和万事兴》就是个尝试。你的意思是,把它当成一个常态化的业务来做?”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